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2>1</h2>
東學軍雖然佔領了全州城,卻沒有在南面的完山七峯設防。作爲軍事常識,欲保住全州,首先必須確保南面的山。他們沒有這麼做,這顯示了東學黨的奇妙性格。
傳說朝鮮國王李氏以新羅的司空李翰爲始祖,司空即宰相。創建李朝的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爲李翰的二十二世孫。太祖的上四代以前,只知其名,事蹟不詳。從上四代李安社起,各種記錄逐漸充實。那時,李氏以完山爲根據地,漸次擴張到其他地方,建立了基業。所以,完山被認爲是李氏王朝的發祥地,不但禁止採伐和狩獵,連進山也不允許。
東學軍沒有進入此山,以表示他們雖造反,卻沒有顛覆李氏王朝的意思。他們只是憎惡勒索敲詐農民的貪官污吏,絕無推翻國王的大逆不道的企圖。起義當初,全琫準在《倡義文》中說過:“聖上仁慈寬厚,公正賢明……我等雖在野草民,居王土之上,着君主之衣……”
雖然高喊打倒貪官污吏,卻不反國王,所以,對於王室發祥的聖山——完山七峯,不踐踏一步。他們也許把自己看作勤王軍了。
被誘至朝鮮半島南端,又慌忙折回來的湖南招討使洪啓薰,得知全州已經失陷,便在東學軍不曾設防的完山七峯上構築了陣地。洪啓薰認爲,爲同朝鮮的敵人作戰,進入禁山是不得已的。
雙方分別以全州城和完山七峯爲據點,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祭祀太祖的慶基殿在這次戰火中被焚燬。
東學軍士氣極其旺盛。他們是農民軍,近處的農民都悄悄地援助。政府軍幾乎得不到一點兒東學軍的情報,而完山方面的情況,東學軍瞭如指掌。
政府軍在不知不覺中被包圍,糧道也完全斷絕,洪啓薰終於醒悟了。
“長此下去,必將一籌莫展,應當接受東學黨提出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