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鴻章發電報給派遣軍,命令做好撤退準備時,雙方正在會談當中,日期是6月13日。
派遣軍總司令是直隸提督葉志超,副司令是太原鎮總兵聶士成。他們正在仁川以南、成歡以西的牙山構築陣地。
李鴻章比在朝鮮當地的袁世凱更樂觀。迄今爲止,他的政治都是注重於人事關係的,他非常相信伊藤博文。
他還估計,日本議會一定會阻止日本政府的越軌行徑。這一點,應該說是李鴻章的無知。這時的日本議會中對外強硬論佔主流。對那個超越政府、超越議會的大本營的性格,李鴻章更缺乏正確的理解。
李鴻章心裏所強烈盼望的,是“只有戰爭,無論如何也要避免”。倘若現在同日本掀起戰爭,首當其衝的將是他多少年來慘淡經營的淮系北洋軍。北洋軍是他唯一的政治資本,若受到損傷,必將危及他的政治地位。
李鴻章雖然是清政府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政敵也不少。如果他的地位動搖起來,就再也無法防禦政敵的攻擊了。很明顯,政敵可能會高唱對日強硬的論調。
李鴻章這麼一反往常,急於採取撤兵的和平措施,正是因爲他意識到政敵的動向。
“整備歸裝!”這封電報沒有明言立即撤兵,但誰讀了都會想到是要撤兵。
李鴻章給牙山的葉志超提督發出這封電報的同時,東京的駐日公使汪鳳藻的一封電報發到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