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惜,對於這一情況,清政府的中樞機構卻不曾察覺,很可能是情報渠道在某處堵塞了。
據《德宗實錄》記載,光緒帝命令李鴻章調查軍備情況,是在陰曆五月二十九日(陽曆7月2日)。李鴻章復奏:“北洋鐵、快各艦,堪備海戰者僅八艘,須支出軍費二百萬兩,及至三百萬兩。”
光緒帝接到奏摺,不禁大怒。
“你長年監督海軍,前次報告海軍演習情況,不是說備戰充分嗎?而今說什麼堪備實戰的只有八艘,是何居心?你究竟練了多少兵?”
光緒帝的諭旨是嚴厲的斥責。同一天,皇帝給劉銘傳發電報,命他上京參謁。
劉銘傳是李鴻章的直系人物,因鎮壓捻軍有功,被任命爲臺灣巡撫,去搞臺灣的近代化。中國鋪設的第一條鐵路,就是在臺灣,從基隆經臺北到新竹的鐵路,這時已經完成了。
光緒帝起用這樣有實務能力的人物,爲非常時期做準備。當然,這並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主意,肯定是帝黨的建議。
具有反李鴻章傾向的帝黨,居然起用了李鴻章直系的劉銘傳。感情終歸是感情,爲了國家的未來,必須跨過派系,把有能力的人才安排到適當的職位上。這是帝黨人們的想法。
反過來,這件事也說明帝黨相當缺乏人才,特別是具有實務才能的人。這裏有科舉考試的第一名,有長於文章、善於辯論的優秀人物,一句話,有的是理論家,但缺少實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