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將領不和,李鴻章也非常擔心。
太平天國戰爭時創建淮軍,現在已經過去四十年了。張樹聲、周盛波弟兄等將領先後死去,現在李鴻章使用的已不是子侄輩,而是孫子輩了。他再也不能像淮軍全盛時代那樣,隨心所欲地調動手下將領,因爲他們不是同他寢食與共的子侄輩,而是有着隔閡的孫子輩,在控制上就不能那麼嚴厲。
劉銘傳倒是能控制這些山大王,可是,這位老前輩臥病在牀,不可能出馬去朝鮮。
倘若不自上壓制,而是從橫的方向來疏通,使各將領之間關係和諧,那只有李鴻章的幕僚、現任直隸布政使周馥能做到。他缺少平壤將領們所具有的豐富的野戰經驗,因爲他是文官。於是給了他一個“總理前敵營務處”的名頭,派赴朝鮮。李鴻章指望他消除將領之間的齟齬,“總理”這一職務不是總司令官。
李鴻章所怕的是前線的將領們“彼此觀望、猜忌,軍心渙散”。他認爲,周馥在某種程度上或許能爲他防患於未然。可惜他不是軍人,不能指揮軍事,若是劉銘傳出馬,當然沒有問題。但無論如何也得有個總司令,否則,平壤的軍隊就會成爲一盤散沙。
這件事刻不容緩。
實在沒有理想的人選,那就乾脆在平壤現有的將領中選拔出一個來吧。
“或許他能勝任?”
李鴻章選定了葉志超。
葉志超是直隸提督,在諸將中地位最高。當然,李鴻章選人也並非那麼機械,他只認爲葉志超或許能勝任。葉志超有辯才,在李鴻章心目中就是有才能,或許能以辯才團結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