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到警告電報的當天,葉志超給李鴻章覆電:“明、後日,必有血戰。”相當準確地預見到日軍總攻的日期,這是他觀察日軍動態得出的結論。
平壤有六座城門,東門叫長慶門,西門叫七星門,南門叫朱雀門,北門叫玄武門(清文獻稱之爲元武門,因避諱康熙帝的名字玄燁),西南門叫靜海門,東南門叫大同門。長慶、大同兩門面臨大同江。可以說,平壤城的命運系在玄武門上。它處於高崗之上,靠近牡丹臺山峯,若憑此山禦敵,的確是要地。一旦讓敵人奪去,就萬事皆休。
清軍在玄武門內的高崗上修築了兩座炮臺,在門外山頂上構築了五處陣地,其中牡丹臺陣地最堅固。在城南修築了五處堡壘,在大同江東岸也構築了五處陣地,並架設了浮橋,保持和大同門的聯繫,這就是清軍的佈陣情況。
葉志超在城中心坐鎮指揮。左寶貴守玄武門,馬玉昆的毅軍防禦大同江方面,有問題的衛汝貴的盛軍擔當朱雀門到七星門之間的防禦。七星門以北則由葉志超麾下的“歷戰”的部隊佈陣。“歷戰”一詞聽起來倒很堂皇,其實是一羣殘兵敗將。豐伸阿的盛軍和江自康的仁字營部署在平壤的命脈之處——城北。
9月12日,日軍的先頭部隊到達大同江東岸。前哨戰已經開始,葉志超預料數日內敵軍會發起總攻。
預料日軍總攻日期還可以,只是葉志超電文的後一部分內容太悲慘了:
今日左寶貴右偏中風,超亦頭眩心跳,馬玉昆最勇而人少,豐伸阿之兵不甚足恃,日勢方張,我軍兵力如此,只能盡心力以報知遇。
日軍士氣正旺,清軍將領的電文卻說“只能盡心力以報知遇”。這篇電文,也可以理解爲一篇“戰敗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