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到《三國演義》,爲什麼它這麼成功?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很多都是不符合歷史的,它的成功就在於它的故事太成功了!
呵呵,用《三國演義》來衡量猛大的這部小說是不是有點苛刻了?
太喜歡這本書了,實在是真的願意花錢來看的書已經不多了!
最近在看大漢第一冊之餘,也同時將我買的另一本書翻了一遍,那就是《新宋之十字》。我認爲。這兩本書都讓我回味無窮。(阿越的《新宋》,有人看過這本書嗎?)
其實新宋這本書的開頭一樣的俗套,一個現代人回到王安石變法的宋代。但是,他與猛大的大漢一樣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順理成章、合乎情理的改變時代。兩本書都沒有戲虐或者狂想,更沒有通過什麼科技的“迅猛進步”來改變時代。他們採取的都是融入這個時代,然後再慢慢的影響與改變這個時代。只是,大漢所處的時代是戰亂,所以,戰爭與謀略是主旋律;而新宋所處的時代是變法,所以,政治與文化是主旋律。
在改變歷史的目地上,兩本書同樣是驚人的相似。包正豪博士(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對新宋有這樣的一段評價:“基於中國文化的再發現,透過西方實證主義,循着漸進的改革步伐來改變中國固有的歷史進程,企圖爲皇權政治找到一條新的道路,擺脫興衰治亂的歷史進程。”我將他修改一下,用來評價大漢:“基於漢末歷史的再發現,透過東方經驗主義,循着猛烈的戰爭步伐來改變中國固有的歷史,企圖爲皇權政治找到一條新得道路,來再次實現光武中興。”
爲什麼我說是“經驗主義”?因爲中國古代所有的著作,幾乎都來自於經驗,以至於後世的治國也來自於經驗,什麼皇統之爭,表面上是“祖制”之爭,其實說到底還是誰的“經驗正確”之爭。經驗主義的大行其道,帶來是變相的不科學的“理論主義”與“思想主義”的爭論。因爲每個人的經驗不一樣,所創造的理論、所產生的思想,當然不一樣。於是,“爭論與混戰”,在所難免。
所以,猛大在探討“皇權制約”的問題,我覺得很有價值,也很有意義。它引發了我對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興趣,雖然我只是窺探了一點皮毛,但是就個人而言,我認爲宋代是皇權制約最好的時代。我也曾在留言中談到過這一點。
沒有系統性的探究,沒有科學的分析,大家都喜歡那自己的那一套來標榜,將自己的經驗主義形而上,從而完全忽略甚至排斥、痛恨別人的那一套。這就是大漢皇統之爭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