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董卓第二次被罷官之後不久,先零羌聯合袍罕、河關流民在北地發動了暴動,暴動首領伯玉、李文侯自立爲將軍,他們殺了護羌校尉冷徵之後,推薦韓遂爲首領。韓遂奪取了金城,殺掉了郡太守陳懿。
中平二年185,韓遂軍威逼關中,京畿震駭。此時,朝廷用車騎將軍皇甫嵩率部迎敵。而董卓,也被朝廷第三次起用,任中郎將,受皇甫嵩節制。戰爭開始後不久,朝廷因不滿皇甫嵩進軍緩慢,而罷免。另派司空張溫統兵西涼,董卓被升遷爲破虜將軍,從徵於車騎將軍張溫。
之後漢朝官軍高歌猛進,負責正面進攻的周慎把韓遂圍在榆中城中,董卓向天水迂迴,準備包抄韓遂。但此時的周慎開始剛愎自用,拒聽參贊孫堅的意見,猛撲金城,從而兵敗。由於周慎的失敗,董卓陷入了羌人的重圍。董卓截斷渭河蓄水,後決堤放水,大敗叛軍。也因此被封爲邰鄉侯,食邑千戶,兵駐西涼。從而成爲了漢末西涼軍系的領袖。
靈帝駕崩之後,外戚和宦官兩個利益團體發生了尖銳的對立。此時宗室的領袖人物劉虞尚在幽州,還沒有回到鬥爭中心。而以袁隗爲首的士族集團,當時並沒有直接掌握軍隊,並且他們所代表的豪強地主們在內部也並不統一。
189年,大將軍何進以誅殺宦官爲名,徵召前將軍董卓進京。那爲什麼這個時候選擇的是董卓,而不是同樣擁有強兵的皇普嵩或者其他將領呢?這兩個人都不是他所代表的外戚集團的將領。那麼在當時的形勢是隻有董卓明確的表示要誅殺宦官,並且曾經上書朝廷,原文是:“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黃門常侍張讓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並據州郡,一書出門,便獲千金,京畿諸郡數百萬膏腴美田皆屬讓等,至使怨氣上蒸,妖賊窵起。臣前奉詔討於扶羅,將士飢乏,不肯渡河,皆言欲詣京師先誅閹豎以除民害,從臺閣求乞資直。臣隨慰撫,以至新安。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勝於養肉,及溺呼船,悔之無及。”而董卓在接到何進的徵召後,又第二次上書朝廷,表示要誅殺宦官,原文是:“中常侍張讓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臣輒鳴鐘鼓如洛陽,即討讓等。”那麼從這兩段文字可以看出,董卓要誅殺宦官的決心是很堅定的,而當時的其他將領,要麼因爲實力不濟,要麼因爲明哲保身,在這個時候,都沒有明確的表示自己的立場。
可是董卓軍在行進到河南境內的時候,董卓的故主種暠的孫子種邵在夕陽廳攔住了他,說:大將軍何進就要在近期誅殺宦官,希望他此時不要進入洛陽,激化洛陽的形勢。於是董卓軍就駐紮在了離洛陽不遠的夕陽廳,然後給大將軍何進寫了一封信,說他就駐紮在這,如果何進可以誅殺宦官,他就率軍返回西涼,如果何進還是繼續猶豫不決,他就進軍洛陽,親自誅殺宦官。原文忘記了,等過幾天工作不忙了,我回家查到資料把原文放上來
當年的八月二十五日,何進被宦官以何太后的名義,詐進了長樂宮,在嘉德殿被宦官所殺。何進屬下軍官吳匡、張璋在得知何進的死訊後,聯合虎賁中郎將袁術攻打皇宮,並且在黃昏時分,袁術縱火燒南宮的青鎖門,這場暴亂開始波及到了整個洛陽。太傅袁隗和他的侄子袁紹在矯詔殺掉了樊陵、徐相之後,又在朱雀門聯合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處斬了中常侍趙忠等人。但吳匡此時認爲,何進的死,是他的弟弟何苗和宦官共同造成的,於是又聯合了董卓的弟弟奉車督尉董旻殺掉了何苗。然後,袁紹關閉了北宮門,下令誅殺宦官,並且開始向內宮衝擊。
八月二十七日,張讓、段珪挾持少帝和陳留王劉協等十幾個人步行出谷門,於當天夜裏在小平津被尚書盧植、河南中部掾閔貢追上,張讓、段珪投河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