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5>【 原創:國勝 2004-12-10 23:00 】</h5>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傳國寶,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的玉璽,爲秦始皇所作,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寫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璽貫穿中國歷史長達1500多年,忽隱忽現,秦以後歷代帝王爭以得璽爲符應。確爲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
說起傳國璽就要提到和氏璧。
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王。王使玉工辨識,說是石頭,以欺君罪斷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獻玉,仍以欺君罪再斷右足。公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文王派人問他,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楚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威王將和氏璧賞賜於他。不久,昭陽在水淵畔宴賓客賞壁,是時有人云淵中有大魚,衆人離室至淵邊,回席後發現和氏璧失蹤,懷疑爲門人張儀所竊,拘張儀遍審無果。張儀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爲秦相,遊說諸國服從秦國,以使節入楚,瓦解齊楚聯盟。後楚敗,秦取楚漢中之地。
戰國時,趙惠文王從太監纓賢處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壁”,其時秦強趙弱,惠文王恐給了壁得不到城,藺相如自願奉壁前往。至秦國,獻壁後,見秦王無意償城,當廷力爭,設法取回原壁,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趙,得和氏璧。
嬴政一統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孫壽將和氏璧磨平,雕琢爲璽,即爲傳國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過洞庭湖口,時風浪驟起,龍舟將傾,帝將璽拋入湖中,祈神鎮浪,傳國璽就此第一次失蹤。,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將此傳國璽奉上。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軍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秦亡,劉邦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一記爲“漢傳國寶”。
西漢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未立,璽藏於長樂宮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處。王莽派其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罵:“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無奈,擲璽於地,摔壞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黃金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