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5-07-12 16:16:00編輯過]
-- 作者:謝旭
-- 發佈時間:2005-7-12 16:05:37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集權國家,此時創立的中央集權軍事領導體制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
秦統一以後首創皇帝制,皇帝執掌全國最高的軍事權力。全國各地軍隊的調發,將帥兵權的授予都必須以皇帝發給的虎符爲信物。兵符以銅鑄成虎形,背刻銘文,分爲兩半,一半留在皇帝手中,一半發給統兵將帥。任何軍隊的調發,須由皇帝所遣使臣持符驗合,方能生效。
中央最高軍事職官稱太尉。統一前,太尉又稱尉或國尉,地位次於大良造。大良造被撤消後,太尉升爲武官之長,位列‘三公‘。太尉有統兵權,但無調兵權。國家發兵時,皇帝則指派將軍統兵。中央集權的軍事領導體制是與郡縣制的行政體制相適應的。在郡、縣、鄉均有專職主管軍政的職官,郡設郡尉,負責兵員徵集、調遣和武器裝備的製造、保管以及地方治安等;縣設縣尉,掌一縣之軍政;鄉設遊徼,管軍政及治安。
秦朝的車兵依然在作戰中擔負着重要任務。進攻時,車兵衝鋒陷陣,破壞敵軍戰鬥隊形;防禦時,以戰車布成陣壘,阻滯敵軍的衝擊。車兵的編制基本上沿襲戰國時制度,一般可分爲御手、乘車戰士和車屬步兵三部分。
步兵是秦軍的主要兵種,稱爲‘材官‘。有輕裝步兵與重裝步兵之分。輕裝步兵不穿鎧甲,行動靈活,戰時以弓弩殺傷遠距離敵人。重裝步兵身着鎧甲,待與敵人接近時,以戈、矛、鉞、殳等兵器與敵格鬥。這種區分,是由武器裝備和戰鬥需要決定的,在軍制史上是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