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立德正己之禮:射禮
立德正己之禮:射禮
弓箭是人類在中石器時代發明的狩獵工具,同時也是一種武器,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的弓箭史源遠流長,相傳黃帝發明弓箭,夏代有羿射十日的傳說。甲骨文‘侯‘字寫作‘■‘,象箭射向箭靶之形。上古崇尚勇武,射中者爲首領,這就是諸侯之‘侯‘的來歷。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弓箭愈益成爲戰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意味深長的是,正是在這崇尚武力的時代,儒家卻將弓箭變成禮樂教化之具,引導社會走向平和,這就是射禮。
一、射禮梗概
從傳世文獻來看,先秦時期可能有四種射禮:一是大射禮,是天子在重大祭祀之前,爲了挑選助祭者而舉行的射禮,大射禮的禮法,見於《儀禮》的《大射儀》;二是鄉射禮,是每年春秋各州爲教民禮讓、敦化成俗而舉行的射禮,鄉飲酒禮的禮法,見於《儀禮·鄉射禮》;三是燕射,是國君與大臣在燕飲之後舉行的射禮,旨在明君臣之義;四是賓射,此說僅見於《周禮》,是天子與故舊朋友的射禮。《儀禮》有《射義》一篇,綜論射禮的禮義。大射禮與鄉射禮的級別不同,參加的人員也不同,但儀程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介紹鄉射禮。
鄉射禮在州的學校‘序‘舉行。行鄉射禮之前,先行鄉飲酒禮。需要說明的是,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不是地方行政長官,這一點與鄉飲酒禮相同。賓是尚未獲得官爵的處士,但德行卓著,由賓來擔任射禮的主角,顯然是爲了提倡尊賢的風氣。人選一經確定,州長要親自登門約請。行禮之日,州長要在序門之外迎賓。
射禮的具體指揮者是司射,司射與鄉飲酒禮中的司正是同一個人,換了一個稱呼而已。射位在序的堂上,用空心的‘十‘字做標誌。箭靶稱爲‘侯‘,設在堂正南方三十丈遠的地方,侯的左前方有一曲圓形的皮製小屏,是報靶者的藏身之處,箭到此處已經乏力,故稱爲‘乏‘。一切準備完畢後,司射上堂報告賓,賓宣佈射禮開始。州學的弟子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
鄉射禮的核心活動是三番射。‘番‘是次、輪的意思,三番射就是射手之間的三輪比射。第一番射側重於射的教練。司射挑選六名德才兼備的弟子,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爲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爲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每番比射,射手都是發射四支箭。
射禮開始,報靶者將報靶用的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爲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三耦都脫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鉤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