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185年9月。
天子以司空張溫爲車騎將軍,執金吾袁滂爲副,西上長安,率軍剿滅叛軍。同時遷升中郎將董卓爲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統歸張溫節制。
朝廷遷鉅鹿太守郭典爲冀州牧,統領冀州軍政,剿殺中山,常山,趙國,鉅鹿一帶的黃巾餘孽。復遷劉虞爲甘陵國即後來的清河郡相,率部撲滅東武一帶的黃巾軍。
車騎將軍張溫接到聖旨,立即去拜訪賦閒在家的皇甫嵩,請教征伐西涼叛軍的方法。皇甫嵩雖然受到奸佞小人的陷害,但他生性豁達,倒也不是太過計較。張溫是當朝三公之一,又是當時名重一時的名士,其位高權重,皇甫嵩當然不敢怠慢,熱情招待,細說西涼軍事。
皇甫嵩當然希望張溫打贏這一戰,穩定西北局勢,讓西北邊郡的百姓過上安穩日子,所以他事無鉅細,一一說到。皇甫嵩一再強調,要想戰勝以騎兵爲主的西涼部隊,漢軍沒有十萬人的部隊不行,沒有騎兵不行。張溫聽完之後頗有心得,心領神會,隨即他提出希望得到長安前線皇甫嵩舊部的大力支持,並且要求其從子皇甫酈爲車騎將軍府從事中郎,也就是高級軍事參謀,以協調皇甫嵩舊部和留在長安的周慎部,董卓部,齊心協力共同抗敵。皇甫嵩滿口答應,並向他保證留在長安前線的部隊在其長子皇甫堅壽和麴義等將領的帶領下,堅決聽命於張溫的指揮。
張溫是文臣,雖然對領軍打仗一竅不通,但他有不少門生故吏非常在行。
儒家學宗師親自授業的弟子,再傳授的門徒就是門生。當時,一大批士人投靠在以儒學起家的權臣門下充當門生,以圖被推薦入仕。門生要向老師進財貨,爲其奔走服役,以君臣父子之禮事宗師,從而形成一種世襲的臣屬關係。權臣舊時的屬吏和由他們推薦爲官者,被稱爲權臣的故吏。故吏如同家臣,稱長官爲府主、舉主,爲其效勞,致送饋贈,甚至生死相依,患難與共。他們之間是臣屬關係。府主、舉主死後,故吏要服三年之喪,並繼續事其後人或經營其家財。當時不少門閥大族利用門生、故吏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左右着當時大漢國的政治命運。
時任議郎的陶謙就是張溫的得意弟子。張溫將其招至車騎將軍府任司馬,隨其出征。陶謙出身揚州丹楊郡的小吏家庭,父親終其一生也不過就是個縣令。他幼年失怙,一直是個玩劣小兒,十四歲方纔折節向學,以孝廉被推舉出仕,歷任縣令,幽州剌史,議郎。
右車騎將軍,錢塘侯朱儁是張溫的至交好友。朱儁特意向其推薦了同爲江南老鄉的門下弟子吳郡人孫堅。
孫堅是吳郡富春人,其家世代在吳地作官。他少時爲縣吏,十七歲時就單挑羣盜,名聲大噪,歷任郡縣的司馬,縣丞等職,在當地聲望頗高。去年朱儁奉旨討黃巾,孫堅擔任他的佐軍司馬,隨他南征北戰,多次立功,被遷升爲北軍屯騎校尉下的一名別部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