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丞相李瑋執弟子禮,敬酒於不其侯伏完。
伏完略略謙讓,坦然受之。
伏家是大漢四百年來歷史悠久,聲勢顯赫的以經學聞名於世的大門閥。伏氏一族尚《詩》、《書》,有“伏氏學”之美譽,一門曾出了十二位經學博士,可謂人材濟濟。
據傳伏家是伏羲後裔,先祖伏勝是大秦朝博士,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濟南伏生。孝武皇帝時,伏孺客授東武。其後有伏理爲當世名儒,以《詩》授孝成皇帝,爲高密太傅。伏理的兒子伏湛承繼父蔭,補爲博士弟子員,王莽時爲繡衣執法,劉玄入關拜其爲平原太守,光武帝即位,聞伏湛之名,徵拜爲尚書令,修訂舊制,後拜三公行大司徒事。伏湛之後,又有其弟伏黯、弟弟的兒子伏恭和其四世孫伏晨、五世孫伏無忌等人名揚天下,其中伏恭曾官至司空。伏完就是伏無忌的孫子。伏晨娶高平公主,孫女是孝順皇帝的貴人。伏完娶了陽安長公主,伏完的女兒是孝獻皇帝的皇后,所以伏家又是世代的皇親國戚。
放眼當今天下,傳承四百年而不衰的高門大族所剩無幾,而伏家就是其中最顯赫的代表。伏家是徐州琅琊國東武人,而以琅琊國爲中心的青兗徐一帶又是經學世家的聚集地,這個地方在過去、現在和將來出現了很多顯赫門閥,琅琊因此名揚史冊。
自從鄭玄大師到河北後,青兗士人實力驟增,在朝中有以蔡邕、張邈、孔融爲首的大儒,在州郡有以臧霸、禰衡爲首的名士,在朝野內外更有鄭玄、伏完這樣的當世鴻儒,青兗士人因此輕輕鬆鬆地控制了朝政。四年前的長安兵諫,就是以北疆係爲首的朝堂勢力聯手合作,重創了青兗士人,把青兗系的勢力趕出了朝堂。
但青兗士人的力量依舊很龐大,尤其這次驃騎大將軍趙雲主掌國事後,青兗士人紛紛再入朝堂,大有捲土重來之勢。鄭玄大師去世後,青兗士人的最大支撐就是不其侯伏完。
“伏氏學”承繼四百多年,有個與衆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一直保持着正統的儒學精髓。
伏氏學起於伏勝。伏勝長壽,死於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61年),享年99歲,弟子數千之衆。孝文皇帝當年爲求《尚書》,曾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錯前往求教,得29篇《尚書》,傳世至今。伏勝撰有《尚書大傳》,是經文學派的開山祖師。後世人極爲推崇尊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