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武皇帝也中興了社稷,不過從今天來看,光武皇帝的中興並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目標。自光武皇帝后,即使在最鼎盛的時期,大漢的國力也沒有超過文景之治時期,更沒有超過孝武皇帝時期。我們回頭看看歷史,不難發現光武皇帝在國策上既承繼了先朝,也吸收了王莽新朝中有益於改良先朝弊端的很多改制之策,但因爲種種原因,光武皇帝和王莽一樣,不得不向今文經學低頭和妥協,不得不把先朝的很多弊端繼續繼承下來。”
“四百年過去了,先輩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寶藏,我們應該從這座寶藏中挖出珍寶,而不應該守着寶藏一事無成。‘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就是我們的兩面鏡子,我們要以史爲鑑,吸取先人成功和失敗的教訓,讓大漢走上一條繁榮富強,長治久安的正確道路。”
“外儒內法改爲外儒內道?”張燕想了片刻,繼續問道,“具體辦法呢?”
“本朝立國之初,高祖、孝文皇帝、孝景皇帝都沒有選擇正統儒學作爲官學,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儒學的治國理念不適合當時的形勢。當時皇權尚未鞏固,軍功階層、外戚和郡國王還有着相當強大的勢力,他們崇道黜儒,正是爲了讓皇帝垂拱無爲,不去幹預郡國事務,以使其既得利益不受皇權侵害。”
“也就是說,道家黃老之學最終遭到孝武皇帝廢黜的原因是皇權和相權的制衡,孝武皇帝需要絕對權力,需要皇權至上,需要集權,但正統儒學同樣無法做到這一點,於是董仲舒大師的新儒學應時而生。”
“今天,我們同樣需要皇權和相權的制衡,而道家黃老學說正好合適,同時道家黃老之學又融合了法家的治國理念,它的治國之策更優越於法家,這就是我們把治國理念由‘外儒內法’改爲‘外儒內道’的原因。”
“然而,道家黃老之學遭到廢黜的年代太久了,儒學已經深入大漢的骨髓,我們只能藉助正統儒學來援道入儒,並逐漸實現外儒內道的治國理念。”
“道家黃老之學衰落了,正統儒學也無法和經文學抗衡,正統儒學要想立足,要想雄起,必須藉助道家黃老之學,而朝廷急需把道家黃老之學的治國理念引進國策,所以此刻朝廷、正統儒學和道家有共同的利益需求,三方必須合作,而且也一定能合作成功。”
“正統儒學可以立爲學官,道家學說呢?”張燕馬上問到了最重要的問題,“朝廷要想把治國理念改爲外儒內道,道家學說務必也要復興,否則國策終究會因爲沒有學術支撐而難以爲繼。”
“我過去曾對崔琰、郗慮等人說過,新經學永遠都是大漢的官學,但我並沒說其它學派就不能成爲官學。”李瑋笑道,“朝廷一旦立正統儒學爲學官,建學科,那麼勢必要重整先秦諸子學說,從而幫助正統儒學從先秦諸子學說中汲取長處,穩定根基,而道家學說是先秦諸子學說的一個重要學派,朝廷爲道家設立學官,當然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