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設宴請王洵過府的“世姑”姓韓,其祖父和王洵的曾祖都在鉅鹿澤落過草,後來又跟程名振一道受了大唐高祖李淵的招安,算得上是生死兄弟。只不過後來王家連續幾代在京師閒居,而韓家的後人則一直在地方上爲官,彼此之間的聯繫也就慢慢少了。
但世交就是世交,王洵有了出息,韓家一樣覺得臉上有光。於是便請了這位已經出閣多年,丈夫在國子監爲經學博士的韓世姑出面,設家宴向王洵道喜。當然,以上一切都不過是個由頭,真正的情況是,國子監博士許士良的女兒恰恰及笄,賢良淑德、秀外慧中,正需要一個有出息、肯上進的夫婿託付終生。而王洵無論是家世、長相和未來前程都與許家擇婿的條件相近,所以在家中閒得無聊的韓世姑便打算做一次月老,把王、許兩個孩子的姻緣線給繫到了一起。
同類的酒宴,王洵已經出席了多次。也不怕再多這一回。被雲姨和紫蘿兩個聯手抹了一臉白粉後,便坐上馬車,慢吞吞地向韓世姑家中駛去。按照大唐習俗,客人不能比跟主人約定的時間到得太早,所以在沿途,他還順帶着去了趟東市上的鬥雞坊,把跟秦國模、宇文至等人合夥的生意照看了一下。春天時京城裏的那場荒唐的叛亂帶來的影響已經消逝,鬥雞坊裏的熱鬧更勝從前。只不過喧鬧的人羣裏少了哪些熟悉的面孔,多了哪些新加入的後輩紈絝,就沒人能看得分明瞭!
過了東市往南,便是親仁坊。這一帶的人家的宅院規模遠不如王洵所居的崇仁坊內諸多老宅尊貴大氣,但勝在精緻華美,生機勃勃。許多經科舉出身的新貴,便住在這裏。韓世姑的丈夫吳博士三年前買下了親仁坊左首第三座院子。因爲院子的前主人在牆內種了百餘株青竹,便給自宅起了個竹園的雅號。平素往來者皆爲飽讀詩書的鴻儒,像今天這般敞開大門接納京師貴婦的機會不多。所以院子前有些擁擠,馬車從門前的上馬石一溜停到了坊子口!(注1)
連續這麼多場子趕下來,王洵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粗略用眼望了望,便分辨出今天的家宴上,至少還請了位郡主列席。這倒不讓他覺得受寵若驚,李氏皇族子孫衆多,頭上頂着郡主名號卻連皇帝陛下面都沒見過的女子在長安城內隨便一抓就一大把。令他覺得略微好奇的是,虢國夫人的銀裝馬車居然也在!這個女人跟王、韓兩家可是沒半點交情!好端端的,她跑到這裏攪什麼局?
帶着幾分戒備,王洵緩緩下了馬車。早有吳博士的管家迎上前,將貴客迎接入內。先入正堂拜見了“吳世姑父”,送上一份薄禮,寒暄了數句。然後,王洵就被作爲自家晚輩,請入了後宅。
後宅中,一堆身穿不同服色的命婦們,正在一邊品茶,一邊嘮家長裏短。聽到小丫鬟的彙報,立刻收起笑容,正襟危坐。王洵入門,先以晚輩之禮拜見了韓世姑。然後再由對方引着,轉向了左首第一位頭髮雪白的盛裝老婦,“過來拜見安定公主殿下,也是你姑父的嬸嬸,按輩分……!”
雖然事先有所準備,王洵還是略略一驚,趕緊上前,長揖及地:“卑職王洵,參見公主殿下!”
“你這孩子,也忒地着急,我剛要告訴你今日家宴,咱們只論輩分,不論尊卑呢!”韓世姑一把沒拉住,趕緊在旁邊大聲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