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儘管杜十三娘也對杜士儀提到的那個小和尚好奇得很,但杜士儀不想帶太多人,以免惹人注意,因而好說歹說才把杜十三娘和竹影主婢二人送上了牛車,又特意吩咐跟出來的崔家從者務必把她們送回永豐裏崔宅去。等目送着車走了,只留下了田陌的他方纔回頭對明光點了點頭,示意其帶路。
敦化坊位於長夏門大街東,北第五坊,與永豐坊隔街相對。儘管敦化坊也是一模一樣的大小十字街格局,但甫一入坊中南門,杜士儀便感覺到和其他那些多有酒肆客舍,人流不絕的裏坊不同,這裏進進出出的人彷彿並不多,而且行人多半步伐悠閒,大街小巷都瀰漫着一股從容雅靜甚至於有些慵懶的氣氛。而這種懶散的氣氛在馬前頭戴斗笠帶路的明光帶着他和田陌路過一座宅第大門的時候,達到了頂點。
他在洛陽見過的其他朱門貴第,門前豪奴無不是極盡嚴整,可這邊已經斑駁掉漆的大宅門口,兩個十歲出頭的僮僕一邊一個坐在臺階上,腦袋一點一點竟是在打盹!
看到那門樓題着陸宅二字,且門前列戟,顯見是有相當權勢的人物,過了其門前之後,杜士儀忍不住開口問道:“這陸宅之中所居的是誰?”
“這兒是太子詹事陸公的宅子。”明光見杜士儀面露沉吟,便又補充了一句,“便是那位言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陸公。”
果然是提倡無爲而治的陸象先!
而當轉過街角的杜士儀再次路過一處規模不遜於陸宅的朱門繡戶,明光解說這是京兆尹源乾曜在東都的宅子時,他的臉色就更微妙了。這兩位都曾經是宰相,一個提倡仁恕教化清靜無爲,一個是一等一的老好人,他終於明白這陸宅門口的懶散景象,乃至於這敦化坊中的慵懶氛圍是怎麼一回事了。
果然,明光一面走一面說,這坊中原本還有其他官員,因陸家源家都是高品,但凡有官員遷居此坊,兩家子弟往往前往拜會結交,可話裏話外卻都是一個意思,便是希望這敦化坊之中的人家能夠正風氣揚風尚,宴飲娛樂都要有所節制云云……長年累月下來,此坊能夠留下來的除了少數個性恬淡的官員,就是那些處士居士,甚至還有不少不願意去大寺之中掛單的和尚。
“所以,主持大師在這敦化坊便置了一座宅子,原本是爲了接待從外地遠道抵達洛陽,卻不願意住在寺中的各派僧侶,沒想到這次居然派了別的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