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清見李隆基正在御案前低頭批閱幾份奏摺,他連忙下跪道:“臣李清叩見皇帝陛下!”
“免禮!給李侍郎賜坐。”
李隆基並沒有抬頭,只隨口答應,又過了一會兒,他寫完了最後一個字,纔將筆輕輕放下,搓了搓手對李清笑道:“朕最討厭之人便是那幫御史,每次不是彈劾就是告狀,一天的心情都不愉快,但愛卿卻相反,每次來都會給朕帶來好消息。”
他從抽屜裏取出李清的那份奏摺,興奮之情溢於顏表,“今年朕最高興之事,便是愛卿的六十萬貫鹽稅解押進京,這纔不到兩個月,加上蜀中、荊襄、河東、山東等地,已經有百萬貫入帳,看來不用等三年後,今年三百萬貫的目標完全就能實現。”
他忍不住起身走到窗前,凝望着滿院濃郁的春色,不禁感嘆道:“其實治大國與持小家無異,一樣爲家境窘迫而發愁,朕之所以答應你推行新鹽法,實在是因爲國庫空虛,眼看喫了上頓就沒下頓,象一塊沉甸甸的鉛石,無時無刻不壓在朕的心頭,這沒錢的日子令朕難熬啊!”
他忽然回首望着李清,又似高興又似埋怨道:“照這個趨勢下去,今年少說也能收到五百萬貫鹽稅,你卻給朕說今年只有二百萬,這差距也太大了一點。”
李清起身笑道:“稟陛下,新鹽法推行,各地大鹽商惟恐價格還會上調,一般都會多存一些貨,而這些存貨消化尚需要一定時間,所以這一百萬實際是透支了後兩個月的稅款,過幾個月,若鹽價穩定,榷鹽量就應該會有所下降。而另一方面,二百萬貫臣是按一個較低的價格估算,給自己留了一點餘地,其實臣心裏明白,今年三百萬貫的鹽稅入庫沒有問題。”
李隆基點點頭,回坐到椅子上,神情輕鬆,半開玩笑道:“你說得不錯,誰沒事會多喫鹽,我大唐人口在這裏,耗鹽量是穩定的,這鹽稅也應該變化不大,不過從這件事上朕發現我們大唐的財力還是有潛可挖,你還有沒有好的建議,再給朕一個驚喜。”
李清微微一笑,取出一本奏摺,雙手呈上,“臣是有一個建議,不僅能將民間的餘錢利用起來,而且還能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加強對地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