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前各方各派會發生分歧,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領導起義者,都是些有恆產的傢伙,儘管心思各異,有人激進、有人保守,但大都不願意造反。所以才小心翼翼的‘反太監、不反皇帝’,唯恐背上‘亂臣賊子’的罵名。
這就好比黑道拼命,本來自己幫派的實力,要明顯強於對方,老大們卻先跟自己弟兄說,我們不是你們老大,對方的老大才是咱們大家的老大,打架的時候注意別傷着他……這麼一搞,就是有千軍萬馬也贏不了人家。
在大明也是一樣,老大,就是大義,只要萬曆皇帝活着,他就是大義,你不扯反旗就沒法跟他鬥。但要扯反旗的話,就成了反賊,這是那些官員士紳們不能接受的。所以不糾結就怪了。
但萬曆皇帝一死,給大家解開了這道枷鎖。因爲大家發現,大義的名義,不在北京城了!
因爲萬曆皇帝死得蹊蹺,而且有很明顯證據,可以推測出一個有計劃的弒君陰謀,有這就足夠了。至於是朱翊鏐還是朱常洛繼承皇位,這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弒君者在北京。
如果是朱翊鏐繼位的話,大家就討伐弒君僞帝。如果是朱常洛繼位,大家就清君側,總之,只要有個站得住的藉口,能讓大家理直氣壯的胡搞就行。
就算朱翊鏐的登極詔,加上召回礦監稅使一條也白搭了。大家被朱家皇帝糟蹋了這麼多年,早就想換個玩法了……工商業者需要與財富對應的權力,官員們希望有個皇帝沒法搗亂的環境。王學門人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踐行他們的政治理想,建立起虛君實相的共和政體。
總之,大家重新分蛋糕的意願都無比強烈,要不也不會鬧這麼大。只是受困於有賊心沒賊膽,纔沒人敢提這茬。現在好容易有了賊膽,不管北京怎麼改正,都不會死了這條賊心的。
於是東南的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報道,潞王弒君奪位的新聞。並從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其陰暗心理、邪惡本性,並預言這個惡徒一旦登極,大家的生活將悲慘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