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州朝鮮的鼎沸之勢並未波及海參崴,相反,正因爲有海參崴的存在,大同社的鮮漢義軍纔沒被徹底剿滅。也因爲有這樣一個泄洪口,建州朝鮮才能一直護住鍋底。
經過年燕和英華二三十年經營,海參崴已成爲一座繁華海港,人口超過三十萬,是中北洋的貿易中樞,遼東的毛皮、木材以及人蔘等藥材以此爲出口銷往各地。來自國中其他地域乃至日韓的各色商貨則以此爲入口,銷往開發中的遼東各地。
範浦歸來海參崴的目的不是爲補給,而是查看東洲公司的業務,督促煤站建設,順帶給親友捎帶一些上等毛皮。他走北線回程的目的就如之前對通事院所言那般,是要建起一條可容蒸汽船通行的海路。
範浦歸在這裏不僅收穫了毛皮,還多了幾十個鮮人契奴,加上十戶羅剎奴。鮮人契奴都是從建州朝鮮逃出來的,英華自不會給這些人國籍。這些人要麼縮在陰影中,爲海參崴的繁華揹負最骯髒最低賤的工作,要麼賣身投奔海外。儘管跟英華移民不同,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還清債務,但終究是個活命的去處。
而所謂羅剎奴,其實是哥薩克人。二十年前,年燕攻羅剎,俘獲了不少定居於尼布楚等地的哥薩克人,被遷到興凱湖和海參崴一帶居住。
原本這些哥薩克人不過百來戶,英華復遼東時,盛京滿人裂作三支,除了入朝鮮的一支主脈外,班第一支北退,兆惠和年富一支東奔。東奔這一支不僅將這些哥薩克人當作農奴驅策,還與黑龍江上游各據點的哥薩克人發生衝突。
此時英華在北海、唐努烏梁海以及西域的擴張,已經截斷了俄羅斯殖民西伯利亞的大動脈。俄羅斯更爲歐洲本土以及中亞局勢的驟變而心悸不已,哪來功夫關心西伯利亞。西伯利亞的殖民據點都收縮到了葉賽尼亞河的中下游以及勒拿河流域,原本設立的東西伯利亞督軍也撤銷了,分散在東西伯利亞南面的哥薩克移民更無心也無力照顧,任其自生自滅。
兆惠和年富這支被稱爲“東滿”的勢力不過是殘匪餘寇,但仗着火器先進,還跟野女真諸部關係緊密,很快就征服了這些哥薩克人,“羅剎奴”擴充到四五百戶,全被安置在興凱湖一帶當農奴。
東滿在黑龍江流域的統治極其短暫,在英華以民間鏢局爲主的遼東剿匪大勢下,野女真也紛紛倒戈,這支滿人被驅趕到更東面的荒僻之地,留下的這些羅剎奴也歸於英華統治。但不管是遼東大都護府,還是遼東人,都沒還他們自由的仁善之心。到聖道四十三年,遼東羅剎奴的第二代已經成人,這幫總數接近萬人的異族,也成爲遼東當局的頭痛之源。
鼓勵各殖民地公司吸納羅剎奴,將其分拆遷移,最終融入華夏,這是當局處置羅剎奴的大方針。在這個大方針下,範浦歸幾乎是被強行攤派了十戶羅剎奴。出乎他的意料,羅剎奴對移民海外毫無牴觸,對他們來說,早年既然能爲討口飯喫而穿越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現在飄揚過海得更好的日子,還有什麼好埋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