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上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因不在自私和貪婪本身,而在它們將人心引向害人得利的一面。剛纔我們說到,人以天地萬物爲外利,人之所以能成人,乃至人世不斷演進,是因爲能以智以力近天道,不斷拓展這外利。但人又總有強弱之分,於是在人這個羣體之內,又有了強者奪弱者之利爲己用的格局。”
“如果將人整體視爲包括人和天地萬物爲一體的總括,那麼強者就如人一樣,將弱者當作天地萬物拓利。天道應於人,或者說天人合一,在此事上也能看到啊。”
說到這,李肆終於將話題從自私迴歸人性,再返於人世:“人性爲何複雜呢?是因爲它不是能用一個維度來衡量的東西,自私與無私,內利與外利,天與人,人與人,每一個維度都有左右極端。由這樣的人性所匯聚而起的人世,更是一個在諸多極端中不停動盪着的羣體。”
“在這種動盪中,我們無法窺盡人世變遷的道理,我們得不出一個恆定不變的真理,可以完美地詮釋歷史,可以引領人世向一個清晰並且同樣完美的目標邁進。我們只能嘗試去找到一條大致接近的脈絡,然後用最精簡的話語來概括它,這就是我們的天人大義。”
“天人大義不是夢想,它只是告訴人世一個方向,如果遵循這樣的方向,在這個動盪越加猛烈的人世演進大勢中,我們可以減少犯錯的機會,並且即便犯錯,我們還有補救的機會,不至於毀掉一切,從頭來過。”
李肆看向依舊茫然的李克載,問道:“今天我要說這麼多,這麼散,話題這麼大,其實還是要着落在我們英華這個國家身上,克載,剛纔述及的人性和人世之說,應於國家,你有什麼心得。”
李克載沉吟片刻,試探着答道:“國家若是一個人,寰宇就是一個小村,那麼更重在自私而不是無私。更重在居強者位,奪弱者利。而以智近天道,化天地萬物爲利這一面雖也不能忽視,但得利太慢。”
“只看國家自身的話,國家之內,又重無私。畢竟公利有限,人人相競,最終會成強者食盡弱者,奪公利爲私,國家會從今人世退回古人世。”
這是實誠之言,比李肆一番讓人頭暈的玄論好理解,李肆點頭再問:“這兩層可以聯起來看,依此所言,公利還重在外利。若是外利已盡,或者力竭而再不能奪時,我華夏會如何?”
李克載躊躇,這話不好直接說,李肆道:“就算有千年王朝,也有興衰之變,衰時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