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門是用一整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兩側一正,一共三個門,氣勢雄偉,正中牌樓上刻有‘晉陽書院’四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這是太宗皇帝的手筆,只有張氏的晉陽書院和崔氏的清河書院才得此殊榮。
今天本是平常的日子,但因家主張若鎬回鄉省親要視察書院而變得特殊起來,所有的生員都必須要回書院報到。
“去病兄!”
張煥剛剛走上臺階,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在叫他,一回頭,只看見兩個神情興奮的年輕人正快步向他跑來,“哈!是清明兄和廉玉兄,你們幾時歸來的?”他心中歡喜,上前便給他們一人一拳。
這兩人都是張煥在書院的摯友,一個叫鄭清明,劍南蜀郡人,而另一個叫宋廉玉,來自淮南廣陵郡,他們二人兩個月前爲寫一篇《河東鹽鐵考》而跑遍了河東道十二郡。
“我們昨日方回,剛在商量找去病兄喝酒,沒想到正好碰見,怎麼樣,晚上老地方?”說話的是矮矮胖胖的鄭清明,他一想到高昌酒肆裏的胡姬,掃帚似眉毛便跳起舞來,他家境富裕,爲人大方慷慨,最後的酒錢都是由他來支付。
張煥笑着點了點頭,又回頭問宋廉玉道:“世叔的病好點了嗎?”
宋廉玉長得和鄭清明恰恰相反,瘦高身材、大顴骨、眉眼深凹,他很少笑,但每一次笑都極富感染力,他家境本不錯,但前年父親生了重病,一直臥病在家,家道便衰敗下來。
見張煥問他,他急上前深施一禮,“多謝去病兄的藥,家父來信,精神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