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書場一角,這位自稱見過上帝本人的金髮男子名叫索倫全。索倫是姓,和後世的魔幻名着《魔戒》裏面的魔王索倫是沒有關係的。這個姓氏來源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索倫伯爵,後來大約在西曆1192年時,索倫家族的菲特烈三世去世,因爲沒有男性繼承人,就讓女婿紐倫堡伯爵康拉德二世繼承。從那時起,索倫這個姓氏之前就被冠上了“霍亨”,意思是“高貴的”。如果不是蒙元入主,這位索倫全很可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一員!
僅僅是可能而已!因爲在蒙元入主歐羅巴後又是絕歐人文字,又是斷歐人歷史,凡是有可能識字的歐羅巴上等人,如教士和貴族,不是別滅殺就是被捉去賣給了西非的黑武士當奴隸。而留在大元國內,還在使用這些貴族姓氏的白人,多半都是大元國統計戶籍的時候,順手拿來使用的,往往一個村子都用同一個姓氏——歐羅巴的農奴本來沒有姓,但是大元國爲了方便管理,在登記戶籍的時候要求每個人都有姓。
而這位索倫全的家境不過是中農,老父和兩個哥哥種地供他讀書上進。希望他能夠中個秀才,好讓家族興旺起來——大元國的秀才是有福利的,不僅可以免交部分錢糧,其中成績優異者國家還會按月發給糧食。而且秀才還可以見官不跪,官員也不得對秀才用刑。
在大元國,秀才就是鄉紳階級的起點。一個秀才,往往可以讓一箇中農之家躋身地主。而一個地主之家如果沒有一個秀才,那麼沒落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道理其實也和中國歷史上的宋明清三朝一樣,擁有科舉功名的士紳家族可以合法非法的避稅,而朝廷又要維持財入,稅收負擔自然都由沒有功名的普通農民承擔了。忽必烈規定的稅率和永不加賦的祖制,到了大元在歐羅巴立國百年的時候,早就淪爲了空文。
沒有一個秀才傍身,就只能被越來越重的稅賦壓得透不過氣兒來。哪怕是富農之家,也早晚會破產失地,淪爲佃戶的。
可是這秀才並不好中,需要連過縣試、府試、院試三關,才能成爲所在的府、州、縣學的生員,俗稱“秀才”。成爲生員就有了進一步上升,參加鄉試的資格,鄉試高中就是舉人,中了舉人才有資格去大元國都巴黎城考會試……
而我們這位索倫全早在六年前就過了縣試,可是卻被卡在了府試的關口,考了幾次都沒有通過,更不用去想後面由萊茵省學政大人親自主持的院試了。
所以,累試不中的索倫全的秀才夢已經醒了。不過另外一個“自己開科舉”的春秋大夢卻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