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栽了一個跟頭 (第2/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商品短缺的恐慌中,老百姓的不安和不滿都指向了企業,懷疑企業趁機囤積,等着漲價。這個時候,又發生了“大手批發店”事件。
當時,幾位主婦發現自己家附近的一個批發店倉庫裏洗滌劑堆積如山,懷疑是故意囤積,立即通報給新聞機構。實際上這是正常的庫存,但由於調查的差錯,導致批發店被認定爲“惜售”。於是這家倒黴的批發店成了百姓發泄對企業不滿的犧牲品。從此,廠家和批發店都非常留心庫存,即使是正常庫存也心有餘悸。廠家只要有產品出廠,就會立刻送到批發商處,批發商再立刻送往零售店,哪個環節都不敢拖延,這個時期的商品流通速度比從前快了三四倍。
不過民衆對企業批判的終極目標還是石油公司。這一邊,老百姓被商品短缺和物價上漲搞得焦頭爛額,另一邊,石油公司就把石油價格上漲的部分轉移到了石油製品上。尤其是在1974年以後,老百姓的商品短缺恐慌漸漸平息,日本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石油價格過高。
爲了安撫民心,政府降低了民用油的價格,提高了工業油的價格。但這一做法完全無視石油公司的利益,使整個石油界都陷入了虧損當中。更重要的是,這次調整造成了民用油和工業油完全失衡的價格體系。日本的工業油消費佔石油總消費的六成,所以此舉對日本經濟產生了很大影響。
因爲石油危機,日本經濟在1973和1974兩年裏發生了巨大混亂,物價平均上漲了20%。而石油價格暴漲,進口費用大增,日本的國際收入發生惡化。僅1974年上半年,日本的虧損就有57億美元之多。這也是日本在戰後經濟復甦過程中一個漫長的蕭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