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靖國神社的來頭 (第1/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靖國神社的前身是“東京招魂社”,1869年8月6日在東京九段坂建立,10年後才正式改名爲靖國神社。
當時新政府軍在“倒幕”的旗幟下戰勝了德川幕府軍。爲了祭奠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將士,明治天皇決定在東京舉辦一場鎮魂的祭祀活動,東京招魂社也就由此緊急修建了起來。1869年6月28日,3588名戰死的新政府軍將士進駐了東京招魂社。從此,東京招魂社專門祭奠爲國犧牲的將士。至於幕府軍那邊的戰死者,由於統一被認定爲“賊軍”,所以並沒有受到同等待遇。
德川幕府軍投降之後,局部的內戰還沒有結束。1877年,日本西南戰爭中又出現了6000多名戰死者,東京招魂社內供奉的神祇數量由此暴增。政府便藉着這個機會,把東京招魂社從“社”升格成了“神社”。到了1879年6月4日,東京招魂社正式改名爲靖國神社。“靖國”二字出自中國史書《左傳》中“吾以靖國也”這句話,意思是使國家安定。靖國神社的改名通告由明治天皇親自下達,規格也隨之進一步提升,能夠入駐靖國神社在當時幾乎成了每一名戰死者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耀。
從1874年開始,明治天皇開始在靖國神社進行例行參拜。在那之前,日本天皇參拜的一般都是祭祀自然神的神社,像這樣直接參拜一個以“臣民”爲主要祭祀對象的神社算得上是極爲特殊的情況了。在此之後,日本皇室的皇族們也逐漸開始在靖國神社進行參拜,靖國神社由此慢慢成爲天皇崇拜和軍國主義推廣的一個重要助力。
靖國神社平面圖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5532J41.jpg" />
同時,由於之後甲午中日戰爭、日俄戰爭接連爆發,靖國神社內供奉的戰死者也隨之一路激增,日俄戰爭結束後戰死者幾乎達到9萬人。差不多從這個時候開始,靖國神社中的戰死者被統一叫作“英靈”,指的是向天皇盡忠之後戰死的“護國英靈”。甲午戰爭以來,戰死者數量持續增加,皇室成員的參拜也變得更加頻繁。另外,由於大量戰死者的家屬開始上京參拜,靖國神社的接待人數也暴漲。1926年靖國神社的參拜人數大約有130萬,這個數字在1939年達到了1280萬,增加了將近9倍。一直到日本戰敗爲止,靖國神社在日本國內的熱門程度幾乎和伊勢神宮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