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靖國神社是怎麼成了敏感地 (第1/2頁)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從宗教意義上來說,靖國神社絕對不是日本地位最高的神社。在它之上,有供奉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和供奉大國主神的出雲大社,它們都是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古老神社。真正讓靖國神社家喻戶曉的,是它在東亞政治中的特殊地位。
自1985年中曾根康弘第一次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以來,每一次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國際社會都爲之動盪。從媒體的反應來看,中國、韓國等周邊國家一直對此持嚴厲的批判態度,日本國內則是衆說紛紜。靖國神社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它又是如何成了一個政治問題的?這一講我們將盡力還原出靖國神社的真實。
日本全國其他神社都由內務省管理,唯獨靖國神社歸軍方管理,裏面主要供奉明治維新以來在日本國內外戰爭中爲國捐軀的將士。真正讓靖國神社成爲焦點的是在1978年進駐其中的14名甲級戰犯。“二戰”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以下簡稱GHQ)廢除了神道的國家宗教的地位,開始實施政教分離政策,也就是把政治和宗教的聯繫徹底割裂。這麼一來,靖國神社也就從國家機關變成了民間的宗教法人。在那之後,日本國內有關參拜靖國神社的爭議基本都圍繞着是否違背了政教分離原則這個問題展開。
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一開始並沒有引發外交危機。事實上,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僅僅三天後,也就是1945年8月18日,當時的日本皇族首相東久邇宮稔彥王擔任首相的第二天,就身着軍裝在靖國神社進行了參拜。在那之後,吉田茂、田中角榮等首相基本上都在靖國神社的春季例大祭(4月)和秋季例大祭(10月)這兩大重要祭祀活動前後延續了參拜的習慣。這些參拜活動在當時的國內外媒體上都沒有受到特別關注,一方面參拜者多以私人身份參拜,另一方面當時靖國神社祭祀的亡靈中還沒有加入甲級戰犯。自從戰犯靈位進入神社以後,之前多次祭拜的天皇便再也沒有正式參拜。
這種狀況在1975年三木武夫首相第二次參拜靖國神社時發生了改變。日本的在野黨在當時對三木內閣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報刊媒體也以爭議事件的定位進行了大量報道,這一切都是因爲三木武夫選擇參拜的日子正好是8月15日,也就是“二戰”的終戰紀念日。雖然三木武夫在事後反覆強調,這次參拜既不是以首相身份也不是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而是以私人名義進行的,但在野黨提出了“堂堂一國首相去參拜靖國神社這樣的宗教法人,難道不是違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嗎?”的質疑。到底是以私人身份還是以官方名義進行參拜,這個標準在當時過於模糊,日本政府爲此傷透了腦筋。
1978年8月15日,在任的福田赳夫首相前往靖國神社進行了第三次參拜。雖然政府仍對外宣稱這次參拜是純粹的私人行爲,但在野黨卻從中找出了更加具體的問題:首先,在登記的時候,福田赳夫寫下的是“內閣總理大臣 福田赳夫”;其次,福田赳夫在當天使用的是首相專用車;最後,當天還有一批政府官員隨行參拜。這些都是在三木武夫參拜時不曾有過的問題。綜合這三點,在野黨認爲福田赳夫正是以官方身份進行了參拜。
針對這三點質疑,福田政府方面給出的答覆分別是:一、“內閣總理大臣”只是一個表示一般性社會地位的頭銜而已;二、在辦公過程中突然換成私人用車在操作上比較困難;三、政府官員當天都只是恰巧出現在了那裏,並不是隨行。此外,政府還另加了一條:玉串料是首相自掏腰包付款的。即便如此,這些答覆綜合起來看還是顯得非常牽強。
爲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公私參拜這個問題,日本政府在同年10月公佈了公私參拜的區分標準,其中主要的兩條是:內閣會議在事前將參拜確定爲政府活動;玉串料等費用從公費裏面劃撥。只要不滿足這兩條標準,哪怕登記的時候寫上“內閣總理大臣”、使用專用車、有政府官員隨行,都可以算作以私人名義進行的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