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住在木頭和紙裏的民族
蘇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國文化傳到日本後,建築是影響最深的一個方面,不過日本人並沒有全盤照搬,而是有所取捨,把中國建築裏最美的地方不斷放大,再跟自己的本土文化相結合。很多人都覺得中日建築看起來差不多,沒什麼區別,但其實不同之處有很多。比方說,中國建築講究對稱性,日本就不講究;再比方說,中國建築裏如果有木頭裸露在外,一定會塗上油漆,而日本人喜歡保持木頭的本色。
在住宅建築上,中日的區別就更大了。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是氣候不同,日本大部分地方夏天又熱又潮又漫長,所以傳統住宅就高出地面,讓四周和上下都保持良好通風。
傳統日式住宅都有一個玄關。“玄關”是佛教用語,原意是禪宗寺廟的入口,引申爲“禪道入門”,所以在僧侶看來,玄關是非常重要的區域。17世紀時,武士們把玄關搬進了自己的宅邸,往來的富商們看到後,覺得挺酷,也學着在自己的住宅裏做一個玄關,漸漸地,玄關得以在一般的民居當中普遍使用。
玄關區隔內和外的空間,涉及一戶人家的面子,所以日本人很看重玄關,都會好好地裝飾一下,即使是現代的集體公寓也有玄關,只不過有些簡化而已。別看玄關面積不大,但規矩可不少,比如,必須先在住宅外面脫去大衣和帽子才能進入玄關;參加完葬禮回來,要在身上撒鹽潔身才能進入玄關;要進房間,得先在玄關脫鞋,鞋子要放在邊上,不能放在中間,鞋尖還要對齊朝向門口,如此等等。如果是訪問傳統民宅,還需要在玄關處說清你是誰、從哪裏來、要幹嗎,人家纔會讓你進去。
日式房間的一個特點就是垂直的空間不太高,有人覺得這是因爲日本人長得矮,其實原因並不在於此。中式房間,牀是牀,地是地,是分開的。但日本人不是,日本人覺得整個房間都是牀(這也是爲什麼他們進屋就要脫鞋的原因),他們睡在榻榻米上,坐在腳後跟上,一來不覺得離天花板很遠,二來也不需要離天花板很遠。
日式房間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靈活。在中國,我們會把家裏劃分成睡覺的地方、會客的地方等,但日本不是,只要把被褥收走,睡覺的地方就可以成爲會客廳,兩不耽誤。而且,日本人不喜歡在蓋房子時就把空間都隔開,而是在地上安裝屏風門的滑軌,根據需要自由分隔。這樣做雖然隔音效果不好,但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節省空間。
不過也不要以爲日式住宅就是這麼隨心所欲地建造,工匠們在我們容易忽略掉的地方,都有嚴格的把控。比如,在玄關脫掉鞋踏上的木板要多高才不會覺得費力;天花板要彎曲多少度纔不會有壓迫感;屋檐和走廊的寬度是多少,才能讓冬天的陽光照進房間,又不讓夏天的雨水灑進房間……這些都是很有講究的。
拉門上鋪的和紙是日式住宅的一個重要元素,現代建築大師隈研吾把這種和紙稱爲“最薄的牆”,而他本人也是和紙愛好者。在他看來,與和紙相比,混凝土、鋼筋、玻璃,都是很庸俗的。
說到和紙,下面講一個“二戰”期間的小故事。爲了防止和紙在摩擦時起毛、破損,日本人就把魔芋做成糊,塗在紙上,同樣的方法在“二戰”時也用到了戰場上。戰爭快結束的時候,日本幾乎用光了所有的資源和經費,走投無路時,只好用和紙做氣球炸彈。他們調動了日本全國各地的和紙生產商,用魔芋黏合,仔細研究天象,最終向美國發射了9000枚名叫“富號”的和紙氣球炸彈,其中有300枚飛越太平洋,炸死了一名女老師和一同出來遊玩的5名小學生,還引發了多處火災。美國人對和紙氣球炸彈做了徹底分析,也沒搞清楚紙和紙的黏合劑是什麼,但他們採取了新聞管制,讓日軍無法通過媒體確認傷亡情況,還分析了沙包裏面的沙礫成分,推斷工廠的大致方位,然後連番轟炸。最後,日軍因爲無從知曉這個武器有沒有用,加上工廠被炸後損失慘重,只好終止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