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斬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復旦附中的四名參賽選手,顯然都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他們的起跑反應時間和普通人一樣,0.7秒。
都到了0.7秒的起跑反應時間了,小數點第二位以後也就忽略不計了吧!
至於那位日本選手,雖然是經過專業短跑訓練的,但是起跑反應時間差不多也是0.7秒,因爲他的蹲踞式起跑並不規範。也就是說運動員起跑反應時間快過普通人這一定律,在他身上是不管用的。
蹲踞式起跑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又怎麼可能會有人去專門研究如何減少起跑反應時間!
糟糕的蹲踞式起跑,糟糕的起跑反應時間,隨後陳強又看到了糟糕的加速!
“果然和我料想的一樣,這個時代的蹲踞式起跑,僅僅就是爲了起跑!”陳強心中又一次感嘆道,不過這一次,陳強卻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只見賽場上的五位選手,在起跑後不約而同的馬上挺起胸膛開始加速。這要是放在後世,絕對是一波錯誤的操作。
未來的百米短跑比賽,運動員在起跑之後,都是低着頭重心前傾的進行加速,基本上要到二十步以後,頭纔會完全抬起了,身體也纔會挺直起來。具體則看運動員的步頻。
但是在這個時代,運動員在起跑後馬上就抬頭挺胸。從技術角度方面說,這根本就無法發揮出蹲踞式起跑的效果。
陳強之所以早就料到是這個樣子,是因爲他看過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紀錄片,其中有一段是百米短跑決賽的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