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塵俠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6世紀開始,隨着航海技術的進步,歐洲探險家們試圖尋找通往東方的北方航道,這引發了對北極地區的密集探索。像英國航海家馬丁·弗羅比舍(Martin Frobisher)曾多次航行到北極地區尋找黃金和西北航道。
19世紀,北極探險達到高潮。1845年,英國海軍少將約翰·富蘭克林(John Franklin)率領探險隊尋找西北航道,但不幸全軍覆沒。不過這次探險也刺激了更多人對北極的探索。1909年,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裏(Robert Peary)聲稱自己到達了北極點,但這一說法曾引發爭議。
北極地區人口稀少,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和一些島嶼。原住民羣體如因紐特人、阿留申人、薩米人等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傳統文化。因紐特人分佈在加拿大北極地區、格陵蘭島等地,他們的社會結構緊密,以家庭和部落爲單位。阿留申人主要居住在阿留申羣島,他們有着獨特的語言和豐富的海洋文化。薩米人則主要在北歐北極圈附近,他們以馴鹿放牧爲重要的經濟活動。
經濟活動:
傳統狩獵和漁業:北極居民長期依賴海洋和陸地動物資源,狩獵和捕魚是傳統經濟活動的核心。他們獵取海豹、海象獲取肉食、皮毛,捕撈各種魚類如鱈魚等。這些獵物不僅用於自身消費,皮毛等產品也用於與外界交換。
現代資源開發:20世紀以來,北極的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逐漸被發現。例如,挪威和俄羅斯的北極海域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使得資源開發成爲北極經濟的重要部分。同時,北極的旅遊業也在興起,人們前往北極觀賞極光、體驗狗拉雪橇等極地活動。
交通與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