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屠岸金剛怒目的一面,而且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積怨很久很深,但不激烈,因爲他是大儒、大愛、大人道主義者,講寬恕,不傷生,期待人的懺悔和自贖。
總之,不論是中國傳統道德的溫柔敦厚、文以載道、怨而不怒、敬惜紙字,以及謹守做人的本分,還是西方文化的敬畏基督、讚美仁慈,以及頌揚對苦難的忍耐、對拯救的祈求、對人格的尊重和對自由的嚮往,更何況五四以來德先生、賽先生和個性解放的傳統,還有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崇高理想,都在屠岸的身上得到較完美的體現,造就他成爲靈肉絕配的通人達才。
有道是:一生唯謹慎,大事不糊塗;爲人恭謙讓,作詩真善美;古今中外皆備我,修得詩家老更成。
“內在修爲”,屠岸的人品才學是“修”出來的。
怎麼“修”?他的《生正逢時:屠岸自述》一書中全面解密。魯迅說:“倘要論文,最好是顧及全篇,顧及全人,顧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態,這才較爲確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說夢的。”《生正逢時:屠岸自述》以歷史的批判精神審視個人的生命流程,以個人的祕史叩問民族的信史,兼有思想深度、學術深度和人性深度的真切記憶。
它是歷史的延續,又是歷史的新發現;是個人心靈史,又是正史之外不可多得的文壇野史(孔子曰:“禮失求諸野。”)。它提供了傳主全人、全過程的面貌和心理。
雪裏梅花,道德文章,先生之風,山高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