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爲什麼會被騙? (第9/12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一個人都擔心觸犯忌諱,只敢諂諛秦始皇,順着他的意思,不敢提到他的過錯,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可是我可以告訴各位,這種事情往往是歷史的常態。
以前我的古文字學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商代人用甲骨占卜並記載結果,在商代中期占卜結果往往有吉有兇,可是到了商末越是危機四伏、風雨飄搖的時候,占卜結果幾乎全部是吉。
是因爲占卜結果真的如此嗎?從概率來看,大概是不可能的,恐怕是因爲占卜的人也不敢講真話。國家越危險的時候,反而越沒有人敢講真話,於是就讓國家更加的危險,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
始皇並不是不勤政,朝廷上不管大小事情都由秦始皇一個人來決定。以前的公文是寫在簡牘上,始皇用一個天平來稱公文的重量,每天不批改完固定重量的公文決不休息。但勤政的另一方面,你就可以看出他的個性了。這個人事必躬親,他不放心別人,什麼事都要自己來管。爲什麼呢?還是那個老毛病,因爲他覺得沒有人比他強,別人做的事沒有一樣比他更好,他不自己來管怎麼行呢?別人都是廢物,只有他最英明。
歷史上還有誰是這個毛病?三國時的諸葛亮也有這個毛病。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每天喫得很少,卻連軍中小事都要親自過問,於是感慨地說:“食少事繁,豈可久乎?”斷言諸葛亮不會長命。
爲什麼諸葛亮要如此?因爲諸葛亮也覺得整個蜀國沒有一個人比他好了,他不來管怎麼辦,他不放心別人。你當然可以不放心別人,可是你不給別人機會歷練,那人才怎麼培養出來?這樣的結果,最後只有你自己累死。諸葛亮就是累死的,而秦始皇離死也就只剩兩三年了。秦始皇十三歲即位,即位三十七年死,死時也不過就是五十歲左右,以一個皇帝來說,實在是算不上太長命。
但他這麼勤政,別人就感恩嗎?沒有。你看侯生、盧生怎麼說他:“貪於權勢至如此!”你說這是污衊嗎?其實也不是,這是一體的兩面,都對。你說他勤政也沒錯,你說他貪於權勢也沒錯,總之這個人是不讓別人拿主意,大小事他都得自己控制的性格。
這種人真的長生不死那還得了,那豈不是天下永遠都要做他的奴隸嗎?所以侯生、盧生下定決心,不可以幫這種人求不死藥,兩個人就逃跑了。秦始皇聽說他們兩個逃跑,非常非常生氣。爲什麼生氣呢?因爲這件事實在是太丟人了。
記不記得前面尉繚也要逃跑,他成功沒有?沒成功。爲什麼沒成功?因爲秦始皇早就預料他要逃跑。侯生、盧生比尉繚聰明嗎?恐怕也沒有。可是侯生、盧生逃跑成功沒有?他們逃跑成功了。爲什麼逃跑成功?因爲這次秦始皇沒有料到這兩個人會逃跑。很簡單嘛!出乎他人意料就叫“先”,我不是開始就已經跟各位說了嗎?
始皇自覺他對這兩位方士百般地好,他不相信這兩個方士會逃跑,所以沒有防備。結果這兩個人真的逃跑了,這不是讓秦始皇覺得被打臉嗎?你不是算無遺策嗎?你不是人世間最英明的人嗎?現在這兩個你所重用的人逃跑了,恰恰證明了你沒有那麼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