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抓住機遇? (第4/9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費的玄孫叫費昌,費昌是什麼時候的人呢?他是夏桀時候的人。熟悉先秦歷史的朋友看了可能會問:“不對啊,大費與大禹是同時代的人物,大費到費昌才五代,可是大禹到夏桀足足十四代十七位天子,費昌怎麼可能與夏桀同時代?”可見古人連計數都不會,造假都造得如此離譜,其說實在無稽。
其實這可能是後人對“玄孫”一詞的誤解,在古代典籍中,“玄孫”除了有“第五代孫”的意義外,有時也泛指“遙遠的子孫”。例如《左傳》中說“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及而玄孫,無有老幼”,便是指後者而言。
夏桀是夏的最後一位天子,在夏桀的末年,秦人的祖先迎來了決定他們命運的第一次變局。那就是夏商興替,新興的商湯要打倒舊有的夏桀,來建立新的王朝。在這次天翻地覆的改朝換代的變局中,秦人的祖先應該將寶押注在哪一邊?
結果秦人的祖先“去夏歸商”,把全族的命運押在商湯的那一邊,族長費昌親自爲湯駕車,幫助商湯在鳴條擊敗了夏桀。他們押對了寶,賭贏了這場巨大的賭博,有了一飛沖天的機會。此後秦人的祖先世世代代都爲商朝王室服務,一步一步地建立功勳,終於成爲諸侯。
秦人的祖先原來到底是什麼地位?對此歷史學家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秦的祖先可能是奴隸出身,也有人認爲秦的祖先本來是最低的一級貴族。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至少從“遂爲諸侯”四個字來看,在這之前他們絕對不是諸侯。
這一族從下層通過幾百年的不懈努力,在商朝末年終於得到了諸侯的地位,實在令人佩服。然而得到了諸侯的地位,是不是代表他們此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
到了商代晚期,費昌的子孫叫蜚廉(有的書寫作飛廉),蜚廉的兒子叫惡來。這對父子在中國的小說《封神榜》中實在太有名了,因爲他們是“助紂爲虐”的奸臣。
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
從《史記》的描述中,看得出這對父子的才能出衆,兒子是大力士,父親善於奔馳,我個人懷疑這一點和秦人善於駕馭車馬與作戰有關。他們父子倆得到商紂的賞識,原本可以憑藉這一點安享富貴。但這一次,秦人在經過了幾百年之後又迎來了第二次天翻地覆的變局,也就是商周更迭。一邊是周武王,一邊是商紂王,秦人的祖先應該將寶押注在哪一邊?
很不幸的是,這次他們押錯寶了,把全族的命運押在商紂的那一邊。結果當然如各位所熟知的史實,周勝而商敗,隨着商紂的滅亡,惡來也就這樣被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