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你,要選擇什麼樣的道路? (第3/9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啊,用仁義道德來說服人,哪裏比得上直接拿拳頭來威脅人更快呢?“帝道”“王道”“霸道”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多多少少要收買人心。人心難測,花費時間實在太長,只有“強道”見效最快,往往能在當世中就看到成功。問題是,“強道”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第二個問題,衛鞅到秦國來,不就是想被秦孝公重用嗎?爲什麼衛鞅不一開始就痛痛快快地把“強國之術”說出來呢?前面幹嗎花這麼多時間說“帝道”“王道”“霸道”?萬一弄得孝公不高興,以後不再見他,那衛鞅前面所做的努力不是都白費了嗎?
各位要知道,在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的關係和後來很不一樣。當時因爲天下有許多國家,有才之人可以自由選擇老闆。所以不但君要擇臣,臣也要擇君。用現代的話說,衛鞅是來找合作伙伴的,不是來要飯的。
秦孝公固然想知道衛鞅是不是人才,衛鞅也想知道秦孝公是不是明主,是不是值得他信任,是不是能讓他一展抱負。用什麼辦法可以瞭解對方呢?那就是試探。衛鞅的“強國之術”,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做法,他要徹底推倒一切舊制度,來建立一個新的時代。所以衛鞅反覆地試探秦孝公,想要知道他是不是真有堅定的變法決心,是不是真的爲了追求強大,可以不顧一切道德仁義。
只要孝公還有一點顧忌,只要孝公還有一點虛僞,那就不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衛鞅就只能再找其他的國家合作。結果在反覆試探之後,這對君臣終於確定他們彼此是最好的搭檔。只要他們合作,秦國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
衛鞅用什麼方法來使秦國強大呢?說穿了,就是《商君書》中所說的“利出一孔”。什麼是“利出一孔”?在法家看來,天下人所作所爲不過就是爲了得利,因此只要把其他能夠得利的孔道全部堵死,只留下一個能夠得利的孔道,也就是國家想要人民去做的事情,這樣所有的人都會爭先恐後地去從事它,而且會越做越好。
衛鞅怎樣做到這一點呢?很簡單,衛鞅在秦國重新劃分了各級軍功爵位。他規定一個人所能擁有的土地、房屋、奴隸還有生活享受,全部由爵位決定。即使你家財萬貫,但沒有爵位,就不能住大房屋、穿好衣服,也不能擁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隸。只要有了爵位,這些國家都會給你。更狠的是,即使你父祖都是宗室貴族,只要沒有軍功,你就不能名列宗譜之中,自然也就不能繼承父祖的地位。
但想要得到爵位,就只能拿軍功來換,說得更簡單一點,就是拿敵人的首級來換。所以在秦國,想要榮華富貴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上戰場”!所以這個方法一頒佈,秦國舉國上下,人人奮勇赴戰。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36233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