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詬莫大於卑賤,悲莫甚於窮困 (第1/14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了解一個人,光是看他本人的生平是不夠的。因此,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看了秦始皇生長的家族,因爲這對他的性格和觀念影響甚巨;我們還看了秦始皇的孩子,因爲身教重於言教,一個人的孩子往往也反映了這個人不爲人知的一面。
除此之外,任何事業都不是一個人就能成就的,我們還得看看跟這個人一起共創事業的夥伴們是一羣什麼樣的人。而一個人能否成就事業,還和他的對手是什麼樣的人關係密切。這兩方面的內容,正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3630633.jpg"/>
<b>《史記·李斯列傳》 </b>
當然,由於篇幅有限,本書不可能將秦始皇周圍所有的人都一個一個分析清楚。如果有足夠的篇幅,我也很樂意每一個人都談。但在此,只能挑最重要的幾個人來談。秦始皇的臣子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李斯,因此本書前半部分就將以他的生平爲主軸來展開。
本書關於李斯生平的敘述,主要出自《史記•李斯列傳》。各位要知道,《史記》裏如果專門爲一個人立傳,就說明在太史公的心中,這個人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斯的地位真的那麼重要嗎?當然重要!因爲秦的滅亡與李斯有着最密切的關係。我們先來看看,李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太史公一開始就告訴大家,李斯其實是個楚國人。但一個楚國人,爲什麼最後竟然會成爲秦國的丞相呢?
當年秦國的祖先被周人強迫遷移到蠻荒的西方去抵禦戎狄,這樣的環境固然造就了秦人富有血氣的戰鬥性格,卻也使得秦人缺乏文化的積累,在治理國政方面不得不依賴東方六國的人才。因此,秦國一直有着重用外國人治國的傳統,例如百里奚是外國人,蹇叔是外國人,商鞅是外國人,張儀是外國人,范雎是外國人,呂不韋是外國人,而李斯也是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