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詬莫大於卑賤,悲莫甚於窮困 (第2/14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年少時,爲郡小吏。
李斯年輕的時候,其實是楚國一個郡中的小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地方政府就職的小公務員。
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
太史公敘述李斯的生平,是從一個小故事開始的。有一次,李斯在政府機關的廁所中看到幾隻老鼠,這些老鼠專門喫不乾淨的食物。這是理所當然的,廁所裏頭還有什麼好東西可以喫呢?因爲廁所中常常有人和狗進進出出(身爲現代人,很難想象人與狗進同一個廁所的畫面),所以廁所中的老鼠一天中常常要被驚嚇好多次。
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可是有一次李斯到糧倉去,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糧倉裏的老鼠每天都喫得飽飽的。因爲糧倉裏最多的就是糧食。而且糧倉裏很少有人和狗進出,糧倉裏的老鼠每天喫着美味的糧食,居住在寬敞舒適的屋子裏,不必擔心人和狗的打擾。
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各位請特別注意這個“嘆”字,在《史記•李斯列傳》中,“嘆”是最關鍵的一個字,李斯的一生共有四次嘆息,每一次都在他人生的關鍵時刻,可以說“嘆”字緊緊地扣住了李斯的一生。因此各位要特別注意,李斯的每一次嘆息都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境況下發出的。
這一次,李斯看到這樣強烈的對比,不禁心有感慨,於是嘆息說:“人有沒有出息就像老鼠一樣,就在於他所處的環境!”
在這個世界上,同一個人在不同階段得到的外界評價往往相去甚遠。可能在沒有成功之前,他講話被人稱爲“粗野”;等到成功之後,他講話就被人稱爲“霸氣”。一旦成爲人生的贏家後,這個人似乎做什麼都是對的。這不禁讓人感慨,所謂賢能和不肖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