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詬莫大於卑賤,悲莫甚於窮困 (第3/14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位不妨捫心自問:在這個社會上,品德高尚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嗎?聰明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嗎?努力的人,就一定能成功嗎?事實上並非如此。從歷史上來看,人是否能成功,除了取決於自己本身所具備的能力外,還與他所處的環境有關。這就是人們要慎選環境的原因,荀子說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能夠超越環境的人不是沒有,只不過實在太少了。
如果你不能改變所處的環境,那你的一生往往就會被這個環境所拘束和困住,你很難改變、擺脫自己原有的命運。所以人如果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去找一個能夠實現理想的好環境。但問題來了,很多人都想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可是辦得到嗎?
你想去好的環境,但好的環境就一定會接納你嗎?你想去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世界五百強企業就一定會聘請你嗎?
那該怎麼辦呢?各位可能還記得我在前面說過,這個社會的本質就是“需要”和“有用”。如果你希望到一個理想的新環境去,你就要先想一想這個環境需要什麼樣的人,針對它的需要,你是不是有用。說得更清楚一點,你想要改變你所處的環境,第一步就是改變你自己。如果你不能讓自己成爲新環境需要的人,你就永遠不可能到那個環境中去。
李斯不願意一輩子做一個地方政府的小公務員,而他也明白想要改變所處的環境,就必須先改變自己。但是人要怎麼樣才能改變自己呢?只有一個字:學!古人說“不學無術”,反過來想,只要你肯學,就會有術。只有學習和教育,才能真正改變一個人。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3630928.jpg"/>
<b>荀子像</b>
李斯是個聰明人,既然要學,就要找最好的老師學。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也就是戰國晚期,他所能找到的天下最好的老師就是荀子。學什麼呢?學“帝王之術”。
“卿”是尊稱,荀子曾在當時天下學術最興盛的齊國三次擔任祭酒,這個職位非德高望重者不能擔任。後來祭酒也被沿用下來,成爲中國古代最高的學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