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斯的選擇 (第4/15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隱瞞始皇死訊正是李斯的主意。李斯爲何要隱瞞始皇帝的死訊?在《秦始皇本紀》中,說他是因爲“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
試問:你認爲在當時的情形下,李斯的做法是否正確?
當時皇帝在外駕崩,李斯想要避免國家的動盪,從正面來看,這一點無可厚非。問題是,他可以隱瞞天下人,但有一個人他萬萬不該隱瞞。那個人是誰?那就是帝國的繼承人——扶蘇!
李斯爲什麼要選擇向扶蘇隱瞞?在《李斯列傳》中,太史公提供了有別於《秦始皇本紀》的另外一個理由。
李斯以爲上在外崩,無真太子,故祕之。置始皇居轀輬車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輒從轀輬車中可諸奏事。
注意!這裏說的是“無真太子”,而不是“無太子”。按常理推想,始皇決定傳位給扶蘇,憑李斯和秦始皇的關係,他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而從後面的發展來看,李斯確實知道這一點。但他現在卻以“無真太子”爲由,選擇對扶蘇隱瞞這件事,你就可以知道李斯心中其實不希望扶蘇繼位。
爲什麼呢?因爲扶蘇並不喜歡李斯。試想,扶蘇過去對始皇的種種作爲有諸多不滿,甚至不惜數次犯顏直諫。而始皇的種種作爲,“斯皆有力焉”!扶蘇怎麼可能會喜歡李斯?李斯又怎麼可能不擔心扶蘇繼位後自己的命運?
李斯爲了隱瞞死訊,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始皇的遺體放在轀輬車中,不讓人見到。“轀輬”其實就是“溫涼”的意思,相傳這是一種百葉窗式的車子,所以冬溫而夏涼。李斯讓不知情的百官像往常一樣上奏,也像往常一樣將食物送進車中,由宦官在車中代替始皇批准奏摺,喫掉食物。
這樣的計策乍聽之下很簡單,效果卻非常好。原因是始皇在世時,百官也只是接受他的命令,已經許久都沒有人敢提出質疑。這樣的計策能瞞天過海,固然是始皇自己一手所造成的,但李斯懂得趁火打劫,其聰明程度可見一斑。
自以爲聰明的李斯卻不知道,他的用心已經被人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