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爲之奈何? (第2/13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們不過就是送了一封僞造的始皇詔書給扶蘇,內容是斥責扶蘇與蒙恬不但在北方沒有建立功勳,扶蘇還一再上書誹謗始皇,有怨懟之心,因此扶蘇的罪名是“不孝”。而蒙恬既不能匡正扶蘇的不孝,又不揭露扶蘇的陰謀,因此蒙恬的罪名是“不忠”。
值得注意的是,李斯和趙高要求蒙恬將兵權交給王離。而到了後來,趙高想對付東征的章邯,也是派王離去鉅鹿和章邯作戰。由此可見,李斯與趙高一黨在秦國軍方中真正的底牌恐怕就是王離。王家與蒙家在秦國軍方中的競爭已經到了第三代,而目前是蒙家壓倒了王家。他們敢於實施這樣的陰謀,就是因爲自信在軍方當中能得到王家的支持。
他們要扶蘇自殺,然後判決蒙恬死罪。爲了取信於扶蘇,他們在這封詔書上蓋了皇帝玉璽,然後派遣胡亥的門客將這封詔書送給上郡的扶蘇。面對這樣離譜的命令,扶蘇難道真的會乖乖自殺嗎?
請問:如果你是扶蘇,身邊有大將蒙恬和三十萬大軍,接到這樣的皇帝詔書,你會怎麼辦?
在《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中,我曾談過古人讀史的方法,第一步是設想你是書中的歷史人物,在需要做決定的那一刻,你會怎麼辦?等你做出抉擇,再打開書,看書中的歷史人物是怎麼做的,他的選擇與你有何不同,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這樣用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實例來磨鍊自己的智慧,就會如呂祖謙說的“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
但這個方法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當你面對自己人生的難題時,必須問:“我過去讀過的歷史人物,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相信我,你不會是歷史上第一個碰到這個難題的人,過去有無數的人都遇到過和你相似的難題。
就用這個例子來看,請問如果是李世民遇到這種情況,他會怎麼辦?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36312B.jpg"/>
<b>李世民像</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