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爲之奈何? (第3/13頁)
呂世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答案很清楚,李世民一定會堅稱這是僞詔,然後帶領三十萬大軍殺回都城去“清君側”。這並不是因爲李世民知道真相,而是以他的爲人,不管詔書是真是假,他都會說是僞詔。
那麼如果是晉獻公的太子申生遇到這種情況,他會怎麼辦呢?
讀過《帝國崛起:王道、霸道與強道的取捨》的朋友就會知道,申生明知道那是驪姬的陰謀,但他爲了不讓父親傷心,最後選擇了自殺,晉國從此陷入大亂。
難道除了造反和自殺之外,就沒有別的路可走嗎?事實上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晉獻公的另一個兒子重耳的做法,他一樣面對父親的亂命,最後選擇了逃走。後來他奔走諸國,最終回到晉國繼位,成爲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歷史最大的功用之一,就是讓你知道,人生不是隻有一種選擇,其實可以有各式各樣的不同選擇。但在這一刻,扶蘇面對父親要他自殺的詔書,他到底會怎麼做呢?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
扶蘇接到詔書,居然真的要去自殺!
我們不禁要問,扶蘇難道是白癡嗎?面對這樣荒唐的命令,他居然一點也不懷疑這個命令是假的嗎?就算是真的,他爲什麼不反抗?事實上,蒙恬立刻就懷疑這是僞詔。
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衆守邊,公子爲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
各位注意,蒙恬的話是很有技巧的。他先強調“陛下居外,未立太子”,然後又說“安知其非詐”,可見他猜測到這可能是有人想改立太子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