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歐洲那些穿着硬領禮服的外交紳士們,從天然傾向上是偏向與日本。原因無他,因爲日本夠小,再強盛,在他們看來也是可以控制的,是一隻可以牽在手中對北極熊在太平洋那頭汪汪叫的好杜賓犬。而中國……誰能完全明白的瞭解這個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老天,他們的歷史比現在所有文明國家加起來都長!這麼大的塊頭,萬一扶植起來,控制起來該多費力啊……
所以,日本發行的戰爭公債纔在倫敦市場上賣得這麼好,大筆大筆的英鎊法郎通過銀行家送入了日本政府的國庫,換成了軍艦,換成了大炮,才讓這麼一個開國不過短短二十餘年,只有十萬常備軍的小國,跨海攻擊號稱有百萬常備軍的中央帝國!
饒是如此,這些暗中播弄亞洲局勢的文明國家的領袖們,還是滿懷忐忑的關注着這場戰事,原因無他,還是因爲日本太小了……甲午戰事開始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各國的軍事觀察家進入了亞洲,從各個渠道瞭解這個戰事。讓他們抓狂的是,大清帝國顓愚的官僚體系起到了天然的保密作用,應該是起着總指揮部作用的軍機處,對戰事進行得如何實在比較糊塗,有多少兵力在戰場上面,現在還有多少兵船還可以作戰,有些要點還在不在手中,全部糊里糊塗,只是發瘋一般的轉發着光緒皇帝各種煌煌電諭。
日本那邊雖然各種戰報進展都給得很明確,可是沒有大清這邊的情況相印證,也就無法確實。大清還有很多其他情報也需要關注,比如知識階層的輿論,整個統治體系的抵抗意志,他們還有多少軍事資源的儲備——可是……他媽的,從北京完全瞭解不到!尤其是那個朝鮮戰局,更是雙方都是語焉不詳!
幸好在上海,還有一個大清時報,現在整個大清時報,包括主持人譚嗣同,已經成爲了東亞渴望瞭解這方面局勢人物關注的焦點!
早在甲午戰前,大清時報就連篇累牘的發表了對日本的觀察和社論,斷言中日之間必有一戰,而且大清的局勢很不樂觀,一開始還被當作書生狂言。現在看來,句句是實。
甲午戰事開始之後,大清時報幾乎每天都在提供準確的戰報。北洋水師慘敗,南朝鮮慘敗,遼南慘敗,日軍環攻旅順,水陸兵鋒還在威脅山東煙臺北洋水師總基地甚至直隸平原門戶……一樁樁消息,在光緒帝和他的智囊班子猶自狂發電諭,高居九重之上“全盤”指導這場戰事的時候,傳向了大清的知識階層,傳向了關注這場戰事的洋人觀察家那裏。
雙方參戰兵力,戰事進展情況,動向,全部都進行了詳細敘述。更難得可貴的是,所有人都說不清楚,只能猜測的朝鮮戰局,大清時報進行了獨家報導!前些日子日軍第五師團慘敗,現在第三師團又逼近東線,威脅朝鮮禁衛軍後路的消息,絕對是獨家的獨家!有了這種近乎壟斷的報導權,大清時報怎麼能不成爲大家關注的中心?甚至連在上海的日本領事館,都奉有以最快速度將大清時報當日報導電告國內的任務,各種各樣的洋人自然也就絡繹上門,死乞白賴的要和譚嗣同拉拉交情,好得到第一手的資料。
可是對於國人來說,關注大清時報,除了瞭解戰事進程之外,還有一種更別樣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