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億等他學會之後,又道:“寸口按之至骨的這個力度,我們定爲十度力,那浮脈最多不超過四度力就能按到,也就是說,用少於四度的力能按到的脈,那就是浮脈了。你現在先感覺一下什麼是浮脈。”
這些疑難雜症都是林億醫館的坐堂大夫白天裏診查或者多次診治過醫治效果不好的,才約見太醫複診,所以都有前醫診查記錄。林億翻看這些病案記錄,找了幾個脈象是浮脈的出來,自己先複診確定的確是浮脈之後,再讓葉知秋摸浮脈的感覺。
病患高矮胖瘦在浮脈上的力度還是有些區別的,林億又教他如何辨別這些區別,費了一番工夫,葉知秋終於把浮脈的感性認識記載了腦海中,心中很是歡喜。
林億又道:“不浮不沉脈,力度應當是四度力到六度力,也就是中等的力度就能摸到。需要用六度力以上到十度的力才能摸到的,那就是沉脈了,如果用十度力都摸不到的脈,那就是伏脈。”說罷,又找了一些病患讓他摸脈感受。
等他完全掌握之後,林億又道:“第二類脈象,是『至數』變化的,也就是以脈搏跳動的次數爲標準。用醫者自己的呼吸來定數,醫者一呼一吸爲『一息』,在一次呼吸範圍內,脈搏跳動四次到五次的,是正常的脈象,低於三次的,就是遲脈,高於六次的,就是數脈。”
這個標準比較客觀,很容易掌握,葉知秋很快就學會了,在病患摸脈試了一下,很快就記準了。
林億又道:“第三類脈象是用脈體大小來區分的,就是感覺脈體的粗細。很簡單,比正常脈體大的,就是洪脈,反之,比正常脈體小的,就是細脈。那麼,要分清它們,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正常脈體。”
林億把自己的幾個徒弟、坐堂大夫還有醫館裏的幾個夥計都叫了過來,自己先診查確定他們都是正常脈之後,讓葉知秋自己摸脈體會,然後,又翻病案找了幾個洪脈、細脈的病患過來,讓葉知秋摸脈感覺。
這些人中有的見葉知秋居然不會摸脈,眼中不覺有些鄙夷的神色,葉知秋卻不以爲意,依舊認真學着。
摸了幾遍之後,這個還是比較容易辨別的,用不了多時,葉知秋便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