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億又道:“第四類脈象就比較麻煩了,不太好學,是根據脈的流利程度區分的,比正常脈象流動更流利的,就是滑脈,而流利程度不如正常脈象的,就是澀脈。主要是寸口脈的體察,就是用手指指肚按在寸口脈脊部,來體會脈管裏血液流動的感覺。這個說起來容易,但是感覺的時候,卻是比較難的,需要大量的反覆摸脈,各種病人都要診查,才能逐漸找到竅門,所以學會摸這個脈象不能急,得慢慢來。我先找幾個讓你感覺一下。”
林億又找了幾個比較典型的澀脈和滑脈讓他摸。到底是滑還是澀,完全是憑醫者的一種主管感覺,一開始,他一點感覺都沒有,摸了半天之後,這才漸漸有了一些體會。
這一個已經比較難體會了,而下一個則讓葉知秋更頭大。
林億道:“第五類脈象,是用脈體的張力爲標準區別的,比正常脈象張力明顯大的,就是弦脈,你用手指按到脈體,然後按下去,感覺如果好像按在弓弦上面一樣,再把手指鬆開,而脈體卻不隨着手起來,這就是弦脈。說起來簡單,實際上真要分辨出,還是不太容易的,要反覆多次聯繫,慢慢的纔有感覺的。”
接下來,林億又說了脈的緊、緩,脈的長短,脈的虛實,脈的微、濡、弱,脈的更代,還有散脈、動脈、結脈等等。這些脈象更難把握,每說一類脈象,便找病患來給他摸脈感覺,有的脈象卻是比較難見到的,沒有相應病人,只能先說理論,後面遇到了再讓他摸脈了。
把所有脈象全部講完,讓他摸脈體會完,足足用了一個來時辰。很多脈象還是搞不清楚,摸不準。
林億見他有些沮喪,道:“不着急,今天就學這麼多,明日再學如何望舌。診脈和望舌都需要大量反覆的聯繫,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掌握的。”
葉知秋很着急,他很想早一點學會看病,好幫爺爺孫用和,但是心急喫不了熱豆腐,只能慢慢來。
林億有道:“剩下的時間,我看病,你幫我抄方學診病。”
葉知秋趕緊答應了,心中很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