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凝神想了片刻,便提筆抄了原方,在末了加了一味乾薑,劑量一錢匕(用一枚銅錢舀取藥末,覆蓋在整個銅錢上不落下去者,約合現在的一克)。
寫完之後,他將方子遞給了文賢儒,道:“這是我開的方子,您看看如何?”
文賢儒拿過方子慢慢看了一遍,一邊咳着一邊笑道:“你這方子跟你大哥的幾乎是一模一樣嘛,只是在最後加了一味乾薑。爲啥要加乾薑?”
葉知秋道:“乾薑辛溫行散,又能入肺經,痰是陰霾之物,非陽不能化,這就是原方爲什麼要用寒涼藥物治痰火的同時,卻要加薑汁的緣故。你老人家年歲比較大,肺中熱痰日久纏粘,不易花掉,而薑汁力道不夠,所以加了一點乾薑。”
“既然如此,爲何只加一錢匕,咳咳……,太少了吧?有什麼效果!”
“你得的是痰熱阻肺之證,這熱痰只能寒化,乾薑是辛溫之物,只能略微加一點就行了,加多了,反而會助長痰熱之勢。”
北宋皇帝不僅高度重視儒家文人,還高度重視醫學,宋朝對醫學的重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部分北宋皇帝不僅大力提倡醫學,自己也學醫,諳熟醫道。所謂上行下效,北宋很多文人也學醫,都是文、醫雙修,多少都懂一些醫理。這文賢儒也是如此,略通醫理,聽了葉知秋所說,微笑搖頭,道:“你師兄的方子我喫了沒什麼效果,你只在原方上加了一味乾薑,嘿嘿,咳咳咳……,說句話不怕你難過,你這方,只怕喫了還是沒效果的。”
沒等葉知秋說話,範妙菡瞪眼道:“怎麼沒效果?你不喫怎麼知道沒效果?再說了,多加一味藥,那僅僅是多加一味藥嗎?我師父曾經只是讓人把方劑煮的時間稍稍做了變化,這效果立馬就出來了,你怎麼知道我師兄加的這一味藥沒有效果了?老先生,我說句話不怕你惱,你年紀一大把,膽子比針鼻還小哩!”
葉知秋哭笑不得,對範妙菡道:“你別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