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被稱爲犯罪羣體的羣體 (第2/3頁)
古斯塔夫·勒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上指出的過程的作用,清楚地反映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服從別人的慫恿,它會因爲來自集體而更爲強大,殺人者認爲自己是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既然他得到了無數同胞的贊同,他這樣想是很自然的。這種事從法律上可以視爲犯罪,從心理上卻不是犯罪。
犯罪羣體的一般特徵與我們在所有羣體中看到的特徵並無不同:易受慫恿、輕信、易變,把良好或惡劣的感情加以誇大、表現出某種道德,等等。
我們會發現,在法國曆史上留下最兇殘記錄的羣體,即參與“九月慘案”的羣體中間,這些特徵一應俱全。事實上,它與製造聖巴託羅綴慘案的羣體十分相似。這裏我引用了泰納根據當時的文獻所做的詳細描述。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是誰下了殺掉犯人空出監獄的命令。也許是丹東或別的什麼人,這並不重要。我們關心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即參與屠殺的羣體受到了強烈的慫恿。
這個殺人羣體殺了大約300人,而且它完全是個典型的異質性羣體。除了少數職業無賴,主要是一些小店主和各行各業的手藝人:靴匠、鎖匠、理髮師、泥瓦匠、店員、郵差等等。在別人的慫恿下,他們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廚子一樣,完全相信自己是在完成一項愛國主義任務。他們擠進一間雙開門的辦公室,既當法官又當執行人,但是他們絲毫不認爲自己是在犯罪。
他們深信自己肩負着重要使命,着手搭起一座審判臺,與這種行動聯繫在一起的是,他們立刻表現出羣體的率直和幼稚的正義感。考慮到受指控的人數衆多,他們決定把貴族、僧侶、官員和王室僕役一律處死,沒有必要對他們的案件—一進行審判——這就是說,在一個傑出的愛國者眼裏,對於所有的個人。只憑職業就可證明他是罪犯。其他人將根據他們的個人表現和聲譽做出判決。羣體幼稚的良知以這種方式得到了滿足。現在可以合法地進行屠殺了,殘忍的本能也可以盡情地釋放了。我在別處討論過這種本能的來源,集體總是會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
不過正像羣體通常的表現那樣,這種本能並不妨礙他們表現出一些相反的感情,他們的善心常常和他們的殘忍一樣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