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度注意到了梁啓超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他不動聲色地一笑,繼續說道:“但凡事涉選舉,出人意料之處甚多,卓如切不可自信過高,一如當年桃源漁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聽了楊度後一句話的提醒,梁啓超想起了當年轟動一時的宋教仁遇刺案,臉色不由得一變。
“皙子所言甚是。”梁啓超的語氣變得沉痛起來,“前些天我在《縱橫談》雜誌上看到過關於桃源漁父遇刺案的詳情披露,兇手竟然是陳英仕,且幕後主使竟爲孫氏,真是太過出人意料。”
“我記得那篇文章是一個署名叫‘冰火’的人寫的,我是從《京華時報》上看到的。”楊度看到梁啓超聽進去了自己的話,眼中閃過欣慰之意,“讀其文,箇中之驚心動魄,不亞於深夜之讀驚悚小說,真不知他是從哪裏蒐羅來這許多證據。”
“該文所指皆有翔實證物,分析又絲絲入扣,合情合理,只怕如今起孫氏於地下,亦難自辯。”梁啓超嘆息道。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滬寧火車站遭遇陰謀暗殺。
在後世的人眼中,宋教仁一直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的親密戰友和好朋友,被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稱爲“爲憲法流血之第一人”,而那篇看得楊度冷氣直冒的文章,卻用翔實的史料,向世人揭示出了二人關係的另外一面。
早在1908年11月23日,宋教仁就曾公開表示說:“象孫氏那樣的野心家做領導人,中國革命想要達到目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我們相信,在真正的領袖人物出現之前,努力鑽研有關的政治的書籍是得體的。”
1910年12月,宋教仁與日本友人串戶真左樹的談話中,又明確的再一次表示說:“孫氏已經是落後於時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導革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