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戰前,支那經濟的最薄弱處是汽油的生產,尤其缺乏的是高品質的坦克用汽油。但在戰爭進行的那幾年中,米國根據相關協議運輸了大量汽油到支那,其中也有很多轉道運向了其他地區。顯然,沒有西方在燃料方面的援助,支那空軍和坦克部隊簡直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隊維持在起碼的規模上。應該指出的是,由於西方的廉價汽油的輸入,所以它保障支那軍隊用油的作用實際要大得多,如果單純只按重量來計算的話,它的作用就被低估了。雖然,有米國汽油的大量輸入,但其實際發揮的作用要小得多。因爲在這種燃料方面,支那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支那軍汽車汽油匱乏的局面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的時候。比如在1921年年底時,在支那軍總參謀部委員會、後方司令部和汽車運輸管理總局所提交的報告中,在談到對各集團軍中正確使用交通工具進行檢查的情況時,指出蒙古第1集團軍中‘集團軍汽車運輸工具的進一步增加與燃料調撥的數量沒有同步’。這種局面在南方第2集團軍中也存在。顯然,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部分是由於支那方面申請根據協議運輸的物資結構不合理,而較爲合理的物資結構應該是少要一些汽車,多要一些汽油。”
“支那軍的汽車總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西方援助保障的。在戰爭結束前,根據戰時協定運來的米國汽車佔到了支那軍汽車總量的72.8%(其餘15.1%是支那自己生產的汽車,而剩下的是繳獲自敵軍的汽車)。考慮到米國汽車的噸位比較大及性能比較優良,所以它們起的作用還要更大些(其中大量卡車被用做大炮的牽引車)。戰前支那軍汽車的總量(包括支那軍現有的以及戰爭開始後從民間中徵用的)都損壞嚴重。由於損耗太嚴重(輕型汽車中屬於1類和2類的,即不需要馬上修理的,佔45%,而貨車和特種車佔68%),實際上在戰爭的頭幾個月裏從民間只徵用到很少量的汽車,而在戰爭開始後,支那軍汽車的損失已經非常驚人。顯然,如果沒有西方的援助,支那軍至少在1919年以後的戰鬥力就會大受影響,而且直到戰爭結束前,支那軍汽車的利用一直受到汽油匱乏的影響。”
“如果沒有西方國家的援助,支那鐵路的運輸也不可能發揮作用。支那鐵軌(包括窄軌)的生產情況一直處於低下的狀態。但是根據戰時的協議,米國向支那提供了大量的鐵軌,這佔到了支那從1916年年中到1920年年底的鐵軌生產總量的大約76.5%。如果從這一統計結果中減去窄軌的生產量——根據相關法案西方國家不向支那提供窄軌——那麼米國提供的數量就佔到支那生產總量的83.3%。如果從這一結果減去1920年下半年的生產量,我們把它至少看成是年生產量的一半(實際上支那1920年下半年的生產量不足以往鐵軌的年產量的一半,這是因爲其用於鐵軌生產的規模縮減了),那麼西方國家所提供的數量就佔到支那鐵軌生產總量的92.2%,這樣,用於支那戰時鐵路上的鐵軌,幾乎有一多半是由米國提供的。支那通過大幅度削減工業鐵軌的生產,得以把額外的生產設備和鋼的儲備用於武器生產。”
“西方國家提供援助物資所起的一個更加明顯的作用就是,保證了支那火車頭和車廂生產的總量維持在一個起碼的水平。在戰爭期間英米兩國共向支那提供了440臺蒸汽機車。它們所提供的蒸汽機車是支那生產總量的2.4倍,支那在1916年至1920年間自己生產的貨車車廂很少。英米提供的車廂也無確切統計,但根據估算,應爲支那1917年到1921年間車廂生產量的10倍以上。衆所周知,在歐洲戰爭期間,俄國於1916年至1917年間在邊界發生交通運輸危機在很多方面引發了1917年席捲全國的革命,其實1917年的危機是由於鐵軌、蒸汽機車和車廂的生產不足引起的,因爲工業生產設備和軋材的儲備都被用於生產武器。但在整個戰爭期間,西方國家向支那提供的物資就預防了支那鐵路交通陷入類似俄國的癱瘓狀態。”
“除此之外,西方國家所提供的火藥和其他爆炸物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從1917年年中到1921年年中,西方提供的爆炸物資就佔到了支那生產總量的63%以上……”
“西方國家提供給支那的有色金屬也對保障其戰時經濟的運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支那在1917年到1920年間主要的有色金屬的生產數字至今仍是保密的。所以,這裏我們就不再依靠官方的數字,而是靠估算。我們得到的結果是,米國向支那提供的銅實際上佔到了支那戰時銅生產總量的82.5%,使支那銅的匱乏情況在很多方面得到了緩解。此外,也是由於米國提供給支那大量先進的無線電通信設備。此外支那還得到了大量的戰地電話線和海底電纜,滿足了支那軍的主要需求。米國還提供了大量摩托車,佔到支那在1918年到1921年間摩托車生產總量的1.2倍。”
“德軍的情報機關在1920年時就記錄下了支那對統計數字有意識地進行歪曲這一事實。在戰爭年代,反正懲罰也不能理清財務報表,也不能擴大武器和裝備的生產量,而且很可能只會使管理更加混亂,而這隻會減少生產量,而不會增加生產量。”
“根據支那軍歷年各種武器和裝備單位勞動消耗開始減少這一情況,我們估計西方國家所提供武器和裝備的數量就要比一般大家所認爲的大致高2倍左右。米國向支那提供的坦克有857輛,而英國和加拿大援助了248輛。米國援助的飛機有781架,英國提供了384架。其中大部分是作戰飛機。考慮到支那的生產數據中存在着浮誇的因素,西方援助的作戰飛機數量在支那戰時生產總量中所佔的比重就不再是傳統觀點所認爲的35%,而是升至60%左右;西方提供的坦克和火炮所佔的比重也由傳統的42%升到了54%。至於談到大炮,則米國援助的主要是重型火炮。支那歷史學家們常會把米國援助的數字與支那的大炮和輕型火炮生產數量籠統地聯繫在一起,這就使得米國提供的火炮數量在支那大炮生產總量中只佔到很少的份額。但是,我們在這裏應該把它們只跟支那火炮的生產總量相比。要知道,支那軍最匱乏的是重型火炮,這樣一來,米國援助火炮的數量所佔的份額就會大大提高(遺憾的是,由於缺乏支那火炮生產的相關數據,我們暫時無法列出準確的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