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現在範旭東還記得,那位美麗得如同天使般的女子出現在“永久黃”的廠區,當面向他和李燭塵等人贈送股份時的情景。
爲了能使範旭東、李燭塵、侯德榜和孫學悟等人安心的辦好企業,黃韻芝向他們個人每人贈送了50000銀元的股份,使他們成爲“永久黃”的股東,對於她的義舉(當然也是楊朔銘的主意),範旭東和李燭塵等人都存有發自內心的感激。
在“永久黃集團”中,範旭東把“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看做是企業的神經中樞,是與“永”、“久”兩大公司並立的獨立化工學術研究機關。“永久黃”的內部刊物《海王》雜誌上的調查報告、科學論文都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而在企業缺乏資金,實驗室物資器材短缺的情況下,楊朔銘的大力資助不但使“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很快轉危爲安,並升級成了“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
作爲一代實業家,範旭東知道“事業的真正基礎是人才”,“凡事待人而興”、“好在事在人爲”都是他的口頭禪。對於楊朔銘的資助,範旭東感激莫名,因此在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大樓建成後,他將研究社的實驗樓取名爲“思源樓”,“思源”是爲了紀念楊朔銘夫婦的義舉。範旭東表示“吾人今日只有前進,赴湯蹈火,亦所弗顧”,“只知責任所在,拼命爲之而已”。楊朔銘聽說後亦爲之感動。爲了充實“永久黃”的企業文化,宏揚科學發展的理念,楊朔銘還和範旭東等人一起爲“永久黃集團”訂立了4項信條:
“一、我們在原則上絕對相信科學;二、我們在事業上積極發展實業;三、我們在行動上寧願犧牲個人,顧全團體;四、我們在精神上以能服務社會爲最大光榮。”
而正是憑着這樣的信條,中國的化學工業終於開闢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而在楊朔銘的倡議下,1920年,在未來著名於世的“盤古”生物研究所在範旭東等人的幫助下,也建立了起來。
“這麼好的條件,我們要是再辦不好這企業,連我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李燭塵感嘆道。
李燭塵生於湖南鄉村,1912年有機會公費到日本留學時已將近30歲,在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他讀的是電氣化學專業,與同鄉範旭東一樣懷有“實業救國”的理想。1918年他就是懷着這個夢想歸國的,此時範旭東已在天津辦起了第一家企業“久大”精鹽公司,他應約而去。在“久大”企業,範旭東爲總經理,他任廠長,以後又建立了“永利”鹼廠,也是他爲廠長。創立“黃海”化學工業實驗室最初就是他的主意。範旭東說他們的底子其實是“書生事業”,因爲大部分人都是知識分子。俗語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但李燭塵卻在經營管理和人事管理上顯示出了他的卓越才能。在應對國內各種軍閥勢力、政治勢力方面,因爲他的機智無畏,對“永久黃”的事業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