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倡導的這個‘以教治軍’,是用基督教的教導來管理官兵。提倡節儉,反對奢華,要求官兵潔身自好。在我的隊伍中,嚴禁喫喝嫖賭,嚴禁穿着綢緞,爲了使官兵對基督教信仰有更多瞭解,我還經常邀請教會的牧師到軍中傳講福音,教導官兵以基督教信仰作爲自己的行爲準則,併爲願意歸主的官兵施洗。”馮基善說到基督教,話比剛纔多了起來,“我爲軍中聘請了隨軍牧師,以更好地傳揚福音並牧養軍中的信徒。現在不少官兵歸信了基督,今年就有官兵5000人接受了洗禮。”
聽到馮基善的話,張孝準不由得暗暗心驚。
“要是有將士不願意信教,你怎麼辦?”張孝準問道。
“反對的當然有,象張之江,就曾經極力反對基督教,但在我的影響下,卻最終成爲了虔誠的基督徒。去年他花去了30000銀元,印刷了10000冊聖經,封面上燙有金字:‘此乃天下之大經也’。此批聖經大都分發給部下閱讀,也分送給一些願意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慕道友。”馮基善笑着說道,“我今年也準備印一批聖經,分送軍中同僚好友,到時候少不了你一本就是了。”
張孝準看着衣着儉樸的馮基善,呵呵一笑,點了點頭。
儘管蔡鍔和楊朔銘推動的“軍隊國家化”軍事改革已經使中國軍隊官兵的待遇比以前要好得多,但馮基善仍然象以前那樣的與士兵一樣同甘苦,穿着普通的灰布軍裝,睡的是稻草地鋪,每餐僅一菜一湯,數年如一日。由於馮基善以身作則,自律甚嚴,馮軍中甚至嚴禁吸食香菸,馮基善自己也從來不用菸酒待人。
“聽說這座禮拜堂是活動的,可以隨時搬遷?”張孝準看着那座精美的木結構禮拜堂,問道。
聽到張孝準的這句話,馮基善的眼中閃過一絲痛楚之色。
“那還是我調任湘西鎮守使的時候,當時我駐守常德。在那期間,我結識了美國傳教士羅感恩大夫,羅大夫時常給我部下的官兵看病、講道。後來,羅大夫在給我妻弟治療精神病時,被其開槍打死,我對此深感愧疚。”馮基善的說話聲音裏透着一絲嘶啞,“爲了補償內心的虧欠,我給遠在美國的羅大夫的兒子寄去了800塊大洋作爲學費。不料,他卻將此款原封不動地退還給我。我便用此款建造了這座可容納500人的禮拜堂,定名爲‘思羅堂’,以資紀念。此堂全部爲木質結構,可以隨時拆遷,隨意挪動。此後,我率軍遷駐哪裏,這座活動禮拜堂就搬到那裏。”
“原來如此。”張孝準注意到了馮基善臉上的表情變化,沒有再就這個事說下去,而是換了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