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有一點不容質疑的是,我們至今依然是在仿製別國汽車,沒有自己的品牌。”張學良看了蘇少凡一眼,說道,“這樣的中國汽車工業,可是羞言稱強的。”
“將軍說的不錯,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品牌。”蘇少凡點了點頭,“只是目前我國汽車工業的基礎薄弱,一開始必須要走仿製的道路,等到基礎打下了,自主創新便可能了。”
“沒錯,不會就得學人家的。技術不是一天學會的,你也不可能關起門來自己硬搞。”張作霖佯怒似的瞪了張學良一眼,說道,“做事業切忌好大喜功。”
聽到父親的訓責,張學良神情恭謹的點了點頭,連聲稱是。
“楊部長上次來這裏參觀指導時,還特意強調,我們目前要做的,是要努力的滿足國內需要。要知道,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汽車消費,既是我國汽車工業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國汽車工業集羣化的強大驅動力之一。我國汽車工業集羣化是在汽車工業開放的前提條件下,通過與外國汽車集團公司的合作而逐步形成,這意味着外國汽車集團公司在我國目前與未來的投資是我國汽車產業集羣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蘇少凡沒有注意到張氏父子的表情變化,而是在一旁繼續進行着解說。
張學良想起了以前和楊朔銘的數次專門會晤,心中滿是敬佩之意。
根據楊朔銘制定的汽車工業發展戰略,在中國汽車產業集羣發的展初期,中國只是定位爲外國汽車集團公司面向中國汽車市場的合作生產基地,進而成爲它們針對全球汽車市場的合作生產與研發基地,最後再躋身爲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楊朔銘認爲,精益生產方式與大規模定製方式是支撐中國汽車產業集羣的兩種重要方式,商用車產業集羣與前期的乘用車產業集羣基本上實施精益生產方式,而後期的乘用車產業集羣則要以大規模定製方式爲主。
可能是年輕人都喜歡車的緣故,楊朔銘和張學良在一起交談的時候,話題經常圍繞着汽車展開。
當時的張學良,熱切希望在東北地區建造中國的汽車生產基地,楊朔銘表示全力支持他的願望。但楊朔銘同時也告訴張學良,中國汽車產業集羣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差不多需要十年或更多的時間方可形成比較成熟的汽車產業集羣。他的計劃是在十年之內將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汽車產業集羣,二十年後方可能出現兩到三個具有較強外國競爭優勢的汽車產業集羣,這兩到三個汽車產業集羣屆時將控制中國汽車市場60%以上的份額,而且也會成爲全球重要的汽車產業集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