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T-26”坦克是蘇軍首次大規模裝備的坦克,但由於“T-26”坦克在中國邊境的“非正式衝突”中表現不佳,根據其作戰實踐,蘇聯工程人員對“T-26”坦克採取了一系列升級改進措施,以延長其服役期。如擴大了油箱容量;一些型號增加了探照燈,以應用於夜戰。重新編號爲“T-26S”型的輕型坦克安裝了更加堅固的25毫米前裝甲,炮塔也加裝了厚裝甲。後來蘇聯工程人員又採取了一些防禦性的改進措施,給整個車體包裝了一層裝甲,一些坦克加裝了鋼板,使其裝甲厚度達到了50毫米。經過測試,改進後的“T-26”坦克的45毫米火炮能夠擊穿華軍輕型坦克和絕大多數裝甲車的裝甲,但是由於蘇軍坦克手的素質相對較低,“T-26”坦克無論是機動性還是裝甲厚度,事實上仍然無法與華軍抗衡。
楊朔銘仔細看了看手中的蘇聯坦克的照片,在這些照片當中,他還找到了“T-26”、“T-27”、“T-28”坦克和參照中國“陸巡1”坦克製造的多炮塔坦克“T-35”,卻沒有發現在原來的歷史時空當中赫赫有名的“T-34”中型坦克的身影。
楊朔銘將照片放在了桌上,他拿起筆,在“超級電腦眼”的提示下,寫出了“T-34”坦克的主要數據,然後取過一份機密材料,對比了一下上面介紹的中國最新的已經定型並開始陸續裝備部隊的“行者”(代號ZTZ-36)主戰坦克,輕輕打了一個響指。
對於這種各方面性能遠遠超過“T-34”的中國坦克,目前中國國內,只有爲數不多的人知道它的存在。
1936年5月7日,山西,太原。
“大雨天的,這都運的他孃的什麼東西啊?鬼鬼祟祟的。”
穿着軍用雨衣和水靴站在飄潑大雨中的山西省長閻錫山看着柏油公路上排成長長一溜的車隊,有些不解的咕噥了一句。
聽到堂堂省長竟然說出了一句“鬼鬼祟祟”,坐在一輛輕型全地形越野車中的中國陸軍上校鍾離衛不由得一陣好笑。
作爲押運官之一,他當然知道,這支車隊運輸的是什麼裝備。
“是給咱們部隊配備的最新式的坦克,閻省長。”爲了得到山西省長的理解和支持,鍾離衛還是向閻錫山透露了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