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斯大林打開值班助理的房門,裏面坐着的是魯緬採夫少將。他急忙站起身來,探詢地看着斯大林。別墅主人用茫然的目光掃視了一下將軍的身影,輕輕地關上門,又走回自己房裏去了。
斯大林在掛着窗簾的窗縫邊站了一會兒,注視着夜間花園的輪廓。不知爲什麼他突然想起了圖哈切夫斯基很久以前寫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話:“未來的戰爭將是發動機的戰爭。裝甲坦克部隊的集中可以形成強大的突擊拳頭,要抗禦它們是很不容易的。”這個人很聰明,然而他想搞宮廷政變……如果讓圖哈切夫斯基處在巴甫洛夫的位置,也許很多事情就會是另一番景象……可是現在想這個有什麼用?斯大林試圖驅開往昔的陰影,希望一覺解千愁,但是“睡夢”難成:現實太令人膽戰心驚了。不但東部戰區全面告急,南方戰區也陷入到了危險之中。
在中蘇戰線南段部署的是華軍西北集團軍羣,由已有63歲,也曾長期從事指揮和參謀工作的徐樹錚陸軍元帥指揮。集團軍羣擁有42箇中國師(6個裝甲師,3個摩化師,3個警衛師,4個輕步兵師,1個山地師,25個步兵師)和兵力只相當於一個旅的內務部隊“刀鋒”師。該師編有4個加強步兵營,2個炮兵營,1個防空營,1個偵察營,1個強擊火炮連。連同後方陸軍總司令部預備隊,西北集團軍羣共編有57箇中國師,陸軍兵員110餘萬。在集團軍羣所屬第1裝甲集羣編成內有6個裝甲師,共有坦克裝甲車926輛(“行者”85毫米炮型221輛,“行者”100毫米炮409輛,“雪狼”坦克殲擊車125輛),另有4個強擊火炮營和1個坦克營加強。支援這個集團軍羣的是谷長清上將的中國空軍第4航空隊,其航空部隊包括第4,5航空軍,有飛機1140架。其陸軍支援高射炮部隊主要是第2高射炮軍,負責支援第1裝甲集羣。另外,西北集團軍羣還得到哈薩克軍隊的配合,其部隊編成2個集團軍(第3、4集團軍),共有14個步兵師,5個步兵旅,4個騎兵旅,1個摩化旅,兵力36萬,有坦克201輛,火炮迫擊炮約3000門,作戰飛機623架。從4月6日起,由巴特蘭將軍指揮的哈薩克“阿爾泰”集羣5個旅(包括2個摩托化旅)40000餘人也投入了作戰。在西北集團軍羣當面的蘇軍有2個方面軍:南方方面軍(戰前的裏海軍區)和突厥斯坦軍區(4月3日在其基礎上組建了西南方面軍)。前者是蘇軍最強大的方面軍,指揮官基爾波諾斯上將在1939年還只是一個師長(雖然在內戰時他就已經是副師長了),由於在蘇芬戰爭中他的部隊表現突出,基爾波諾斯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並迅速被提到現在的位置。他的方面軍有58個師(26個步兵師,16個裝甲師,8個摩化師,6個山地師,2個騎兵師),兵力達864600人,其所屬的8個機械化軍有坦克4525輛,其中“T-34”、“KV”坦克就有758輛。全軍區共有坦克5645輛,其中1124技術狀況良好。航空兵有作戰飛機1672架。突厥斯坦軍區有2爾波諾斯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並迅速被提到現在的位置。他的方面軍有58個師(26個步兵師,16個裝甲師,8個摩化師,6個山地師,2個騎兵師),兵力達864600人,其所屬的8個機械化軍有坦克4525輛,其中“T-34”、“KV”坦克就有758輛。全軍區共有坦克5645輛,其中1124技術狀況良好。航空兵有作戰飛機1672架。突厥斯坦軍區有22個師(13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2個摩化師,3個騎兵師),其2個機械化軍編成內有坦克769輛(“T-34”、“KV”坦克60輛),軍區空軍有飛機950架。裏海艦隊另有飛機626架。對中國方面而言,在西北地區,其兵力雖略多於蘇軍,但坦克力量則從數量上處於劣勢(華軍坦克在質量上則處於優勢,當然這裏並未考慮雙方部隊的機動能力)。南部蘇軍包括西南方面軍、突厥斯坦軍區、裏海艦隊的空軍在內,飛機總數達3248架,在數量上大大超過華軍第1航空隊和哈薩克軍隊裝備的1763架。雖然蘇軍飛機在整體質量上也不如華軍,但其新式飛機的裝備情況卻比其他軍和方面軍要好。而且突厥斯坦軍區蘇軍航空兵戰備狀況最爲充分,其飛機在華軍來襲之前均已疏散,各航空團都派出值班中隊,因而到中午只損失飛機23架,其鄰近的西南方面軍卻損失了277架,超過該軍區10倍以上。因而在南部地區,華軍不具有顯著兵力優勢。只損失飛機23架,其鄰近的西南方面軍卻損失了277架,超過該軍區10倍以上。因而在南部地區,華軍不具有顯著兵力優勢。
部署於哈薩克的華軍部隊,在開戰當日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原因是楊朔銘一直擔心如果西北的攻勢失敗,蘇軍有可能會對哈薩克發動進攻,從而威脅到哈薩克及新疆的油田這一中國戰爭機器的血庫。有鑑於此,在戰局明朗之前,他決定在這一方向採取守勢。
開戰第一天,西北集團軍羣主力從蘇軍西南方面軍第5、6集團軍接合部向盧茨克,杜布諾方向發動突擊。在這裏,由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將指揮的蘇軍第5集團軍在兵力上,只相當於向其進攻的張至忠上將第1裝甲集羣和第6集團軍的不到1/3,火力也處於劣勢。在戰爭開始時,該集團軍部署在國境線的兵力僅有邊防軍和步兵第87師主力。在這些部隊的後方,第5集團軍的步兵第45、62、124師及步兵87師其他部隊正在向國境開進,其中除步兵第124師外,其餘各師只能投入2個團,而第3個團由於當時還在後方進行營建,因此無法趕到戰場。而就在蘇軍行進到離國境線10到25公里處時,衝過了邊境的龐大華軍裝甲縱隊就已經湧到了他們面前。面對無數咆哮而至的裝甲巨獸,蘇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根本無法組織抵抗,只得拼命後撤。
爲了遏制猛撲過來的中國第1裝甲集羣,紅軍第5集團軍投入了所屬的機械化第22軍和步兵第135師、反坦克第1旅進行反擊。結果他們撞上了華軍裝甲第13、14師。就在紅軍機械化第22軍軍長孔德盧瑟夫少將還不能肯定在他面前隆隆開來的龐大坦克縱隊是敵是友的時候,中國坦克的炮彈已經落到了他的身邊。孔德盧瑟夫身受重傷,並在第二天死去。但他的部下和蘇軍反坦克第1旅(莫斯卡連科上校指揮)則以猛烈的炮火暫時阻住了華軍的前進。儘管如此,在當天的戰鬥中,華軍仍然得以從第5、6集團軍接合部突入10到25公里。與第5集團軍相比,在穆茲琴科中將指揮下,擔任掩護任務的蘇軍第6集團軍防禦暫時還比較穩固。在該集團軍防守地段中部,步兵第6軍所屬的步兵41師從戰爭開始後幾小時就組織了有效的抵抗,華軍的進攻在很多地段被打退,曾一度被佔領的城市也被蘇軍奪回。但這裏畢竟不是華軍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