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刀駙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艦上一共有12人被炸死。若從爆炸的驚人聲勢來看,物質上的損失肯定是極其嚴重的,但實際上,除了炸開的洞和被掀起的甲板以外,只炸斷了幾條集流管。飛機上的炸彈在這架“神風”攻擊機墜落的最後一剎那脫離了飛機,穿透了兩層甲板,在一間滿塞衛生紙的艙室上面炸開了。艙室裏的紙堆象彈簧墊一樣阻礙了向下的爆炸力,結果爆炸力向上衝起,炸碎了上面的升降臺。爆炸起火後,燒燬了停在機庫中艙裏的幾架飛機和幾個軍官臥室裏的傢俱。室內臥具起火後,散出一股濃煙,但並沒造成什麼了不起的大火。集流管炸斷後,船內進了2000多噸海水。要修復甲板得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不過,總的說來,“夏禹”號還算幸運,大難不死,又過了一道險關。日本的自殺飛機還重創了“夸父”號和“重慶”號,險些使它們沉沒。這兩艘航空母艦被炸得焦頭爛額,七零八落,滿船屍臭,數日不絕。凡是看到它們駛回港口的中國人無不爲之大驚失色。而“夏禹”號只需去包紮一下它那輕微的新傷,正像一個老兵帶着滿身傷疤又去找軍醫一樣,而軍醫總是一邊替他包紮一邊跟他開玩笑。如今,只有那12個被炸死的士兵再也不能開玩笑了。他們從塵世間帶走的最後一個印象就是那架拖着火焰急劇變大的“神風”攻擊機和它那利劍般的筆直的機翼。那個日本飛行員的屍骨被撿拾起來,拼在一起,和那被燒黑了的飛機殘骸一塊兒陳放在甲板角上。飛行員的殘屍只有上半身比較完整,從軍裝和襯衣的撕破口可以看出,這個飛行員肌肉很發達,結實健壯,褐色的皮膚上汗毛稀疏,一截右臂和頭部還連着上身,腦袋歪在肩膀上;粗壯的脖子已經象個布娃娃似地癱軟了,眼睛還圓睜着。全艦士兵列隊從這個敢死隊員的遺體前魚貫而過。士兵們都不願多看死者那腫脹的面孔和那雙已經呆滯的眼睛。他們眼睛只是盯着軍裝上的鈕釦,心想這些鈕釦不知要落在哪些幸運的高級軍官手裏,作爲一件漂亮的戰爭紀念品了。黑色的鈕釦上雕着“神風特攻隊”的隊徽:一枝帶三片葉子的櫻花。日本詩人本居曾這樣寫道:“欲問大和魂何在,且看野櫻向陽開。”還有一句諺語說:“美不過櫻花,勇不過武士。”沖繩島上,兩軍繼續爭奪,激戰如初。5月9日華軍攻下了一個他們叫“錐子山”的高地。中國炮兵立即佔領高地,利用日軍炮兵陣地。可是華軍佔領高地之後,天就下起了瓢潑大雨,重型武器和軍用物資受阻,因此這次所取得的戰術進展並沒有發揮預期的作用。24日夜裏,日軍飛機出其不意地向沖繩島各機場運送了騷擾突擊隊。華軍只見一羣兇殘的惡魔從黑暗裏鑽了出來,到處投擲手榴彈和炸藥包,而把他們自己的生死完全置之度外。日軍突擊隊炸死了十幾名華軍士兵,只炸燬了6架飛機。日軍司令部對這個行動肯定是寄以很大的希望的,它的本意是要重創中國在沖繩島的空軍力量,使之無法擊退日軍自殺飛機的大規模冒死進攻。日本空軍破釜沉舟把最後剩下的預備隊全部投入激戰,使中國海、陸、空三軍處境都很艱難。華軍飛行員每天都騰空出擊,甚至一天要起飛好幾次。傅仁軒特遣艦隊第3分艦隊的飛行員就是這樣頻繁出擊,一連持續了77天。艦上水兵幾乎始終處於戒備狀態。機械師和維修隊每天都值班到深夜,等候檢修和保養飛機。在擔任“雷達哨艦”的驅逐艦上,水兵們的日子實在難熬。這些小型艦艇輪流執行任務,6天中有3天是守衛在警戒線上。在這3天裏,水兵們不能睡覺,只能抽空在甲板上或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躺半個小時;他們只能趁着戰鬥間隙狼吞虎嚥地喫一份口糧。有1艘驅逐艦在雷達警戒線上遭到50架日機的襲擊。這50架飛機倒不是同時攻擊,因爲這麼多飛機攻擊1艘驅逐艦,這個目標就有點太小了,但日機的攻擊一直持續不斷;這艘驅逐艦一天之內就用高射炮擊落了20架“神風”攻擊機。有些驅逐艦真是福大命大,在日機的猛烈攻擊下,硬是摧不垮,打不爛,令人驚歎不已。比如“地機星”號驅逐艦,它竟能在遭到兩顆炸彈和6架自殺飛機的重創之後獨自開往一個修船基地。前面已經說過,很多驅逐艦都被炸沉了。最後一次大規模自殺式攻擊是5月28日冒着傾盆大雨進行的。同一天,伍潛龍趕來接替傅仁軒,任沖繩戰區整個部隊的最高指揮官。關於這項人事變動,既沒有說明正式的理由,也沒有透露非正式的原因,而且後來的解釋也是不能完全令人滿意的。也許是中國最高司令部比受害者們更快地諒解了伍潛龍在萊特灣戰役中的錯誤,也可以認爲是最高司令部發現目前需要在沖繩島上來一次“恐龍式”的猛攻。但既然如此,爲什麼還讓始終謹小慎微、吝惜兵力的巴天雷保留陸戰指揮權呢?什麼還讓始終謹小慎微、吝惜兵力的巴天雷保留陸戰指揮權呢?
5月28日以後,日軍防線內出現了一些動靜。華軍發現日本人退到第二道暗堡防線,華軍則在爛泥地裏緩慢地向前推進。日軍的大炮都啞了,可能是沒有大炮了,更象是炮彈打光了。據軍事專家們估計,沖繩島南部大約還有12000日本人,密密麻麻地擁擠在一塊狹小的地盤上。這隻能預示:要征服這個最後的防禦據點將是十分艱難的。
6月10日,在一陣炮擊和轟炸之後,華軍發起全線進攻,主攻目標是設在高150米、長5公里的一個陡坡上的日軍防線,這個陡坡叫達克。日軍這時才暴露出一個重炮火力網,把華軍的攻勢壓下去了。但是,達克的日軍守敵顯然是在進行絕望的掙扎,充其量也不過是爲了苟延幾天罷了。巴天雷命令用降落傘向日本人空投勸降書,限他們在36小時內考慮接受“體面的投降”的建議。海軍陸戰隊第7師和第97師利用這個期限以傑出的登山技術,冒着日軍的炮火向陡坡上攀登。36小時之後,日軍沒有作出答覆,於是華軍6月13日又發起了總攻。6月17日巴天雷又下令停火一小時,派裝甲車帶着廣播喇叭,再次勸日軍體面投降。有12個日本人鑽出掩體,舉手投降了。一小時過後,華軍又開火了。
在這場攻堅戰的最後階段,近戰異常激烈,達到整個戰爭的頂峯。日本婦女也同日軍一起參戰了。日軍一個個腰纏手榴彈,一窩蜂似地衝出巖洞,撲到華軍坦克車底下去炸坦克,華軍用火焰噴射器阻擊。陡坡上的守敵已經變成了敢死隊,看來非逐個消滅不可。6月18日巴天雷將軍到一個前哨指揮所去觀察和指揮最後衝鋒。日軍炮兵開火了,一顆炮彈在巴天雷身邊爆炸了。由於傷勢嚴重,巴天雷幾分鐘之後就逝世了。這也是戰爭之神對這個過分吝惜士兵生命的長官的報答。巴天雷上將是中國自太平洋戰爭以來第一個死在疆場上的指揮陸軍作戰的中國將領。第二天,陸軍第96師副師長馬步風中將也戰死在了沖繩島。奪取這個防禦據點的時候到了。6月21日,中國發表一項公報正式宣告日軍在沖繩島的抵抗失敗。
征服沖繩島之戰歷時82天(原計劃是70天)。華軍死亡5270人(步兵、水兵和飛行員),近40000人受傷;損失飛機422架(其中有120架是在受創的航空母艦上被擊毀的);海上損失是:115艘軍用船隻被擊沉,79艘被擊傷。日軍在沖繩島上大約損失了12萬4000人,4300架飛機。
中國政府公佈了這個戰果表明太平洋戰爭無疑勝利在即。中國最高統帥部滿以爲現在會比受挫折時期好多了,可以挺起腰桿面對公衆輿論了;並且中國政府還堅信公衆會因爲敵我損失對比的懸殊而大爲震驚,從而讚揚華軍將領的指揮才幹。然而結果卻適得其反,戰報一經發表立即激起一場軒然大波。